图二:学生排着长队走在黄河泺口浮桥上 实习生张刚 摄“一、二、三、四,奋勇向前!”4月2日下午4点31分,当579名山大附中初二学生情绪激昂地迈进校门时,一点儿也看不出他们是用了几乎一天的时间,往返共30公里重新回到校园。“太兴奋了,挑战自我成功!”不少学生走进校门,兴奋地相互拥抱,30公里的远足被他们“拿下”。
出发前:30公里是个什么距离?
4月2日早晨7点,天空阴沉下着小雨雪,往日这个时候还平静的山大附中校园已经热闹起来,初二年级的579名学生陆续来到学校。运动鞋、大背包、还有学校发的彩色雨披,每一个学生脸上都写着兴奋,“30公里”在大部分学生头脑里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我以前逛街能逛一天,30公里应该跟我逛一天街走得差不多远吧。”初二(5)班的王雅琪说。
“30公里差不多要绕我们学校30圈?”初二(5)班的戴晓彤说。
“30公里要走一天吧。”初二(8)班的于华彤说。
“我听说公交车两站的距离是1公里左右,30公里不就是30站嘛!”初二(3)班的赵哲说。
7点半集合起来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出发了,虽然雨雪淋湿了学生们的衣服,但是学生们没有一个退缩,反而劲头十足,喊着口号离开了学校。
第一次休息:12公里走下来一点儿不累
上午10点,学生们已经走了12公里,经过了历山路、小清河,在黄岗路靠近泺口服装市场的一个小空地上,学生们第一次休息。
“完全不累!”“还好了!”“没什么感觉。”虽然是休息时间,但不少学生劲头十足,在休息场附近来回跑动。王雅琪告诉记者,去年她们学校组织过10公里远足,所以这次走起来并不打怵。“说说笑笑,一会儿就走完了。”王雅琪说。
“已经12公里了,马上就走到终点鹊山了,感觉还不错。”初二(7)班的康子宁说,“去年10公里感觉还挺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累的感觉。”记者发现,学生们这时候的步伐依旧很轻快,需要跑步过路口的时候,速度也很快。
跨过黄河:还是上学好,坐教室里多舒服
“相信自己,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10点50分,过了黄河浮桥,学生们开始唱歌给自己打气,原先轻快的脚步也放慢下来,班与班之间的距离开始拉大。“老师,什么时候能吃饭呀?”一名女生气喘吁吁地问班主任,“马上到鹊山了,到了我们就吃饭。”老师鼓励学生们。
“这辈子就走这一次30公里,实在是太累了!”“我走不动了!”“脚疼啊,真不想走了!”学生的队伍中不时传来抱怨的声音。“你们可以上车呀,学校不是派车跟着你们吗?”面对记者的建议,学生们摇了摇头,“还不够丢人的,坚决不上车。”王雅琪坚定地告诉记者,一定要自己走下来。
“真该听我妈的话,不拿这么多东西了。”“我想回家了!还是上学好呀,坐教室里多舒服。”学生们开始回忆在家、在校“享福”的日子。
“快到了,还有 1千米!”一直在班级最前边抗旗的康子宁看着同学们被打败的样子,摇着旗给大家打气,其实,他告诉记者,他也不知道还有多远才能到鹊山。这个时候,鹊山已经成了“休息”的代名词。
鹊山:到达目的地,一个都不少
“鹊山,我们来了!”不知是谁在队伍里这么喊了一声,学生们没有兴奋,反而是一幅不相信的样子,“别糊弄人了!”11点16分,领头的一班学生兴高采烈地冲下大坝,“到了,真的到了!”学生们大喊起来,刚才还无精打采的样子一扫而光,一个个又来了精神。
“孩子们真是不简单,我都觉得累了,但是我们班没有一个掉队的。”初二六班的班主任陈维丽说,走过黄河浮桥后,她都觉得累了,但是怕影响学生的情绪,一点也不敢表现出来,学生们都坚持的走到鹊山,她很佩服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刚才还累,这一休息就不累了。”戴晓彤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虽然还有些疲惫,但是看着远处的庄稼地和池塘,她们还是有点儿坐不住了,准备吃点儿东西到远处玩玩。记者看到,像戴晓彤一样,学生们只在原地吃了一点儿东西后,就坐不住了,几个人一组在休息地附近转悠起来。“我估计下午走回去才是对孩子们的最大挑战。”陈维丽说。
回校:从没想过能走下来
休息一个多小时后,老师再次集合起了队伍。“我们出发,回学校了!”听到回学校学生们都说,“这时候觉得学校才是最好的地方。”
像老师们预计的一样,回去的路上学生们的步伐明显减慢了许多,部分学生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一名比较胖的男生走起来气喘吁吁的,临近的同学接过他的书包。记者发现,回去的路上,学生们的话明显少了,不少人都是满头大汗,脸色发红。
全福立交桥、七里堡、老教堂……眼前熟悉的景色越来越多,马上就要看到学校了。学生们再一次打起精神,离学校越近越亢奋,“到校了,回家了!”学生们的队伍变得整齐起来,口号也喊起来,步伐越来越矫健。
“好样的!”下午4点30分,当学生们走进校门的时候,初三年级的学生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的学弟学妹,像迎接凯旋而来的勇士;一部分家长也赶来,见证孩子们挑战自我的时刻。“我回来了!”“我佩服自己!”学生们在校园中都很激动,拍完照片到了教室里依旧亢奋地说个不停,几乎没有学生趴在桌子上休息。
于华彤摸着生疼的脚脖子告诉记者,半路她曾经想过放弃,但咬牙坚持住了,“从没想过自己能走这么远,我真的做到了!”(记者赵静 实习生张莹)
新闻推荐
作者:闫珍珍/整理)济南时报体育部微博:http://t.sina.com.cn/jnsbtybhttp://t.qq.com/jnsbtyb@新浪体育 【张弛父亲拒绝李钢赔偿请求】在中超比赛中受伤的张弛已于4月2日成功完成手术,手术中...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