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顶风”涨价
近日,澳优、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纷纷上调产品价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准备涨价。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持续走高,全国上下正在“控物价、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达60%的情况下,仍“顶风”上调价格,原因在于这些洋品牌掌握了国内中高端奶粉市场的定价权,说涨就涨,底气十足。
15日,济南市民崔彩华到一家超市选购奶粉,由于得知部分洋奶粉涨价,她一次购买了4罐惠氏奶粉。“我家宝宝一直喝洋奶粉,近期我听朋友说洋奶粉又要涨价,只好多买几罐存着。”崔彩华说。
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一位客服人员向记者证实,由于成本上涨等原因,澳优“能力多”等系列产品已上调价格。比如,“能力多”现在的建议零售价是328元,而这款产品此前的建议零售价为298元。近年来,洋奶粉价格涨幅惊人。据海关总署统计,2010年我国进口奶粉41.4万吨,增长67.8%;平均价格为每吨3352.8美元,上涨42.6%。
业内人士反映,自2010年1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节节攀升,特别是自三季度以来,已连续多个月高出3%的警戒线,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个部门联手打压通胀、全国工商联下属24家商会联合倡议“稳物价”等背景下,洋奶粉价格“顶风”上涨显得更加刺眼。
洋奶粉毛利率高达60%
对于涨价的原因,不少洋奶粉生产厂家声称受成本上涨、配方改变等因素推动。上述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客服人员向记者表示,由于近年来制造奶粉的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公司利润减少,只能通过涨价来维持正常经营。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高级乳业分析师陈连芳说,洋品牌奶粉调价理由很多,除了常用的成本推动外,其配方改变也常成为借口,比如2009年国际原料奶粉价格一直下跌,但部分洋品牌以配方改变为由提价。
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赵祥忠说,经过调查,一罐洋奶粉成本不到100元,但在零售市场上平均价格为二三百元,利润惊人。
陈连芳对此表示认同。“以某品牌洋奶粉为例,一公斤原装进口奶粉到岸价格仅为10美元左右,而市场零售价高达人民币二三百元,并且有时同样一款产品在中国的售价要远高于其他国家。”陈连芳研究认为,洋品牌奶粉的毛利率在60%左右。
定价权旁落洋奶粉“说涨就涨”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国内奶业丑闻频出,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危机愈演愈烈。在这一背景下,洋奶粉自然成为部分消费者的首选,市场地位日渐稳固。
海关总署2011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生产企业,如贝因美、飞鹤和娃哈哈等,为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也开始使用进口奶源,导致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
国产奶粉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我国近2000家乳企中,规模较大的200家中30%在亏损,其余1800家规模较小的企业绝大部分亏损,甚至停产。
不少人士呼吁,在消费者日益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国内乳企应继续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并研制出符合中国婴幼儿需求的差异化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提振消费者信心,进一步做大做强。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78岁的烟台绒绣大师许若愚老人爱好收藏,其中,印章是他重要的部分藏品。众多名贵印石中,许老独爱一方闲章。闲章很小,造型也相对简单,篆文也是相对普通的“墨缘”二字,石材也不...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