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时玉田 特约记者刘琴) 在国内每吨8000元的生姜,在欧洲市场能卖到每吨8000美元,在日本市场卖到12000美元。这是山东阳光食品有限公司的最大感受。该公司在迪拜建立了莱芜首家农企,依靠品牌优势,辐射欧洲和美国市场,占到当地生姜出口的50%以上,成为莱芜市依靠品牌经营,走出国门办企业的成功范例。
莱城区羊里镇党委书记吴加庆说,利用品牌的知识产权,提高国际竞争力,是羊里镇出口农企的一大优势。据介绍,像阳光食品这样,目前全镇已有“通海”牌、“尔田”牌、“绿野仙宗”牌等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通海公司获得了国家GAP认证(良好农业规范)。品牌经营,让羊里农企尝到了甜头,去年全镇出口农企达到8家,出口创汇接近1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市场达到34个国家和地区。
羊里农企品牌的自信,来自于他们的标准化管理。按照“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管理标准。这个镇建立了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在农产品种植、养殖、农业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甚至在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信息台账,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从而保证了出口农产品安全。曾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的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依托1600亩的自属标准化基地和3万亩的生姜出口备案基地,先后在美国、法国、俄罗斯建立了销售网络,在北京设立了营销销售中心,在济南启动了样板市场。该公司与北京方圆品牌机构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姜莱头道菜”品牌,突出生姜养生、养颜、养气的价值,用2至3年的时间打造成为中国生姜第一品牌。
像经营企业那样,发展农业。为解决分散种植带来的管理难题,这个镇注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转包、租赁、入股等方式,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流转土地4000多亩,标准化基地达到1.1万亩。万涛果蔬是这个镇的出口龙头企业,近几年,企业通过入股经营的方式,发展社员320多户,入股土地达到1500余亩,企业通过定期培训、标准化管理、集中采购,使农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去年,这家农企出口创汇超过1600万美元。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4月13日电(记者 吴书光)山东省日前启动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补贴机具型号比去年增加1883个,抗旱排灌机械等首次进入补贴范围。山东省农机办主任林建华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上说...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