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飞
【过年放烟花鞭炮是少不了的。昨天我们还为是“禁”是“限”争议不休,今天就蓦然发现,当PM2.5这个名词被普及后,放不放鞭炮又陷入话题争议中:放的话会加重PM2.5的污染,不放的话又感觉少了点什么。那么,当PM2.5遇上鞭炮,放还是不放呢?】
日前,环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十二五”开始,将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防治工作逐步提到议事日程。对此最有切身感受的是首都,连续两天的雾霾天气造成局部重度污染,一时间春节要不要放鞭炮成为让人挺纠结的事(综合《北京晚报》、《新京报》)。
在环保越来越受关注的当下,城市空气质量首先成为人们紧盯的目标。不能因为济南和北京隔着老远,北京的雾霾影响不到济南的空气,我们就幸灾乐祸,要知道中国的“城市病”具有传染性和可复制性,君不见“堵城”现在已是大面积扩散,更有多个城市竞邀人去看“海”。所以,过节燃放鞭炮影响PM2.5的浓度真的是个很现实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过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民俗,也有人认为是陋俗,过去因为其负面影响禁放,后来在社会的呼吁下“禁改限”,这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但今天不同以往,因为随着PM2.5的防治被提到新的高度,公众在对待燃放烟花爆竹问题上,需跳出良俗与陋俗之争,认识到烟花爆竹的另一种危害性。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所长徐东群说,“燃放鞭炮之后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颗粒物存在于空气当中,再加上气候条件,有可能形成雾霾”。如此一来,空气中的PM2.5肯定会飙升。一直从事环保活动的北京市政协委员郭耕明确反对燃放鞭炮,他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导致“PM2.5数十倍增高”。这方面济南是有深刻教训的,去年春节期间因为燃放烟花爆竹,除了2月1日空气质量为良好,其余都是污染天气。
当然,平时不放鞭炮,PM2.5也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浓度还不小;但当PM2.5遇上鞭炮,浓度只会高上加高,“PM2.5数十倍增高”并非危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个渐进的过程,从对鞭炮的“禁改限”说明政府考虑到了民俗的传承和民意的力量,当PM2.5遇上鞭炮,同样也需要一个统一认识的过程,需要人们自觉而为,主动不放或少放,政府也要及时引导人们少放,过一个低碳环保的春节。比如,西安环保、城管等七部门近日就联合倡议市民过一个低碳环保年。
这两年大家都在盯着环保工作,盯着空气质量的治理,既然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为什么不能从自身做一些努力呢?我们不能一方面要求政府公布PM2.5监测数据,一方面又无节制地燃放鞭炮,然后把空气治理的责任推给职能部门。这方面有个很好的例子,最近济南交通拥堵,人们一边抱怨路堵,一边又义无反顾地加入开车出行的大军,然后要求政府部门对治堵拿出有效措施,个人对社会尽的责任哪里去了呢?
春节快乐的方式有很多,放鞭炮并不是唯一,那种比谁放得多放得响的方式没有意义,从中却能看出我们的公共意识和环保观念的高低。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大家,过个低碳环保年真的很划算,少放一挂鞭炮,年味并不会因此就淡了或没有了。
新闻推荐
查黑车,打“黑的”,新春清除“马路炸弹”天桥区“打摩办”先后查扣黑摩的947辆次,目前黑摩的已不超200辆
昨天,天桥区执法人员当场查获正在载客的“黑摩的”。 记者郭尧 摄□本报记者 黄智义 张丹丹 李康培近日,春运迎来返程客流量高峰,济南“黑的”又开始利用放假的“时差”打游击,四处揽客。1月...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