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激增的生活垃圾正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如何通过“垃圾分类”让垃圾变废为宝成为热门话题。历下区36个垃圾分类试点从本月中旬开始施行。记者王锋 摄□本报记者 范俐鑫实习生 李晓冉
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激增的生活垃圾正考验着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垃圾分类”成为热门话题。如何让垃圾变废为宝,不再让拾荒者成为城市垃圾分类的“主力军”? 2月21日,在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发言大会上,省政协委员刘俊福提出,目前,山东城市垃圾绝大部分仍是混合回收,分类收集率不足20%。他建议,应选择部分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记者调查
垃圾箱成摆设?拾荒者成分类“主力军”
为推广垃圾分类,从2000年开始,济南就开始探索垃圾分类收集。如今,济南市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分类垃圾桶已经达到8000多个。但记者走访发现,很少有市民做到分类扔垃圾。
2月21日中午,记者在经七路一处公交站牌看到,两个分类垃圾箱相隔五六米。记者观察了近半个小时,有十几位市民往两个垃圾箱里扔垃圾,没有一人分类投放。“我也分不清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一般都是随手扔进垃圾箱。”在站台等车的李先生说。
多数市民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拾荒者就成了垃圾分类的“主力军”。21日下午,记者在泉城路上看到,一名拾荒者正在垃圾箱里来回翻找,每找到一个游客丢弃的塑料瓶,便丢到随身携带的一个大麻袋里。
几名拾荒者告诉记者,马路两边的分类垃圾箱虽然摆放已久,但很少有人会区别对待。他们就挨个儿垃圾箱“筛选”,废旧塑料、布匹、鞋帽、钢铁、玻璃、木头……都是他们的目标,“这些都是值钱、能回收的垃圾。”
分类扔垃圾“瞎忙活”?分类后大多混着处理
“每天运来的数千吨垃圾,一般都没有分类。”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垃圾处理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全市的垃圾都是每天被集中运到处理中心集中填埋。从去年年底以来,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行后,运送到处理中心的垃圾被简单分类。其中,2000多吨易燃垃圾被送往焚烧厂,剩下的1000吨垃圾由处理中心集中填埋。
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济南市多年前就开始试点垃圾分类,但现在还不具备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的条件。目前济南市的垃圾大部分是混着被集中送往垃圾处理中心的。
该负责人坦言,实际上,现在很多城市包括济南在内,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垃圾分类体系,拾荒者俨然成了垃圾分类的“主力军”。拾荒者对公共垃圾箱进行了“分类”,将“有用的”收为己有;市民也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筛选,自觉将废旧报纸、纸箱、塑料瓶、玻璃等垃圾变卖给废品收购者。
“但是,从长期效益看,垃圾处理不应是简单地由市民和拾荒者进行分类,建立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完整体系应是趋势。”该负责人说。
委员声音
对垃圾资源化利用重视不够
针对垃圾对城市构成的威胁,刘俊福列出一组数据:山东现有城镇人口4760余万人,年产生垃圾近1340万吨,并以每年7.5%的速度增长,垃圾处理选址越来越难。他说,当前山东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分类回收体系不健全。城市垃圾绝大部分仍是混合回收,分类收集率不足20%。
“目前垃圾处理重点仍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利用重视程度不够。”刘俊福说。
试点生活垃圾分类,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研究表明,城市垃圾中有60%的有机成分可用于能量转化收集,有20%的可回收物简单处理即可用于再生产。”刘俊福建议,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工作。选择2-3个设区市或城区、2-3个市(县),作为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市(区),给予适当财政补贴。
“开发简单易用、价格低廉的家庭垃圾分类收集箱,在居民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场所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刘俊福说,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罚措施,引导居民自觉分类放置垃圾。
餐厨垃圾处理厂年底前建成
明年还计划在街道、社区试点推行餐厨垃圾桶
时报2月21日讯 (记者范俐鑫 实习生李晓冉)“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有减量、资源化、无害化三种,目前济南市初步实现了低层次的无害化处理。”2月21日,济南市城市管理局城市保洁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种趋势,济南计划今年年底前建成一处餐厨垃圾处理厂,明年还计划在街道、社区试推餐厨垃圾桶,之后再推行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垃圾分类并非简单地将垃圾分类扔到垃圾箱。”该负责人说,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包括分类收集,还要进行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但目前济南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历下区试点的垃圾分类收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减少后期的分类成本。但在垃圾的分类标准和实施方案上,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市民该如何分类、对垃圾处理企业如何补贴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解决。
据了解,济南每天产生餐厨垃圾近400吨,相关部门能够有效回收的为260余吨。该负责人介绍,为了将每天产生的大量餐厨垃圾消化掉,目前济南正在建设一处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预计年底前完成建设。该处理厂位于绕城高速以东的孙村片区,日处理餐厨垃圾将达到400吨。这意味着,该餐厨垃圾处理厂建成后,济南回收起来的餐厨垃圾将被专门处理,先滤出其中的油脂,再分离出垃圾中的其他杂质,最后剩下的物质还有蛋白质,可通过发酵产生沼气发电。另外,条件成熟后,济南明年还计划在街道、社区试推餐厨垃圾桶。
历下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居民很认真
每天花几分钟给垃圾分类
时报2月21日讯 (记者范俐鑫 实习生李晓冉)去年9月起,历下区就在全省率先试点垃圾四色分类,甸柳二区等试点垃圾四色分类收集,黑、蓝、红、绿四个垃圾桶分别收集不可回收垃圾、餐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今年2月初,该区又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启动,在首批36个试点单位开始实施。
21日晚,记者来到试点家庭王学恭家。吃过晚饭,73岁的王学恭便将剩菜倒进了一个专门的垃圾箱。“这是餐厨垃圾,要扔到楼前的餐厨垃圾箱里。”王学恭说,家里有两个免费配送的垃圾箱,一个标着“不可回收”,一个标着“餐厨垃圾”。每天,王学恭都要花几分钟时间,将家中的垃圾分类装袋,然后送到楼前的分类垃圾箱里。
不光他一家,一栋楼的28户居民也大多有了垃圾分类意识。“大家每天倒垃圾时都会选好垃圾箱再倒,既节约资源,还能节约土地、降低处理成本。”王学恭说。
历下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不彻底,分类收集之后还是混起来运输。目前,历下区的做法是垃圾源头分类和运转环节分类。
新闻推荐
图依次为:被贴罚单的违章警车网友称:“最牛交警”贴完条后开始指挥交通。贴在警车上的罚单网友徐超 摄时报2月21日讯 (记者魏巍)21日上午11点多,微博、论坛上图文并茂播报了一...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