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装修旺季,家里要装房子的朋友正为选建材挑家具忙得不可开交,除了逛家居卖场之外,各门户网站与家居品牌联合策划的“建材团购会”等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消费者的目光。近日,本报热心读者陈女士向记者反映,跑了很多次“建材团购会”不但没有多少收获,反而给自己带来了不少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呢?
预留电话成烦恼根源
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最近一次参加的“建材团购会”是4月7日在玉泉森信大酒店举行的,当时看价格比家居卖场的确便宜不少,而且很多人都当场签下了订单,陈女士在比较了一番之后,就选定了一款菲林格尔地板和欧派木门,并分别交了订金。此后陈女士就不断接到各种电话,“有通知我参加促销活动的,有邀请我去店里看新品的,还有让我去活动现场领免费礼品的。一开始我还选择性地去参加,后来就没那个心情了。这些电话已经干扰了我的生活。”陈女士说,“有时候懒得解释就直接挂掉了,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一时间所有的建材商都知道我的电话了似的。”
14日,记者来到齐家网在历城商务宾馆举行的“建材团购会”现场,走访一圈后发现,几乎所有参与团购会的建材商都准备了“客户信息卡”,用来收集签单客户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客户的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待装修房子的地址,有的还要求客户填写要采买的建材种类及规格等。前来参加选购会的王先生已经在三家建材商那儿留了个人信息,他告诉记者:“下单之前,建材信息掌握得越多越好吧,留下联系方式,商家有什么其他的活动也能通知我一下。”当记者问其是否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时,王先生显得有些意外:“还没想过这个问题,应该不会吧。”而当记者问及建材商会如何处理这些客户信息卡时,欧圣地板的工作人员刘先生表示,他们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备案后妥善处理。刘先生坦言,“业内是有交换客户信息这样的事情存在,但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这是对客户最起码的尊重。”而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参与交换客户信息的商家情况时,刘先生以“不方便透露”为由婉拒。
对此,为多家学校及企业担任法律顾问的傅强律师告诉记者:“我们接触过很多类似的案例,但是坦白说,处理效果并不理想,虽然不少消费者因个人信息泄露而受到很多困扰,但因为缺乏证据、没有精力为小事儿打官司等原因,不得不放弃维权。在此想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参加促销活动时不留或少留个人信息,并对商家对客户信息如何处理进行具体了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困扰。”
耗费精力毫无收获为哪般
像陈女士一样为装修房子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建材团购会”现场的人有很多,记者在走访过程中经常遇到表示“不停地看却很难下单”的消费者,甚至有很多人表示个人情绪都因此受到了影响。德胜家具欧亚达店店长赵女士告诉记者,“参加建材团购的消费者虽然大多数都是马上要装修房子的,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只是为了看而看,并没有结合自己的需要真正去了解相应品牌的特点或者参与团购产品的性能,所以很多真正有购买欲的消费者陷入‘无从下手\’的怪圈。”
对此,记者联系到了济南业之峰装饰市场部的王经理,他表示:“首先建议消费者选择一些正规门户网站或大品牌的建材团购会,在参加团购会之前,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建材或家居品牌主办方都会对外公布,建议消费者在此之前对这些品牌进行对比鉴别,挑选少部分价位、性能等相对符合自身要求的品牌做好记录,在团购会现场有针对性地去了解这部分品牌的具体促销内容,进而挑选出合适的产品。”陈女士表示,今后也要有选择性地参加一些建材团购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比自己真正需要的同类产品,相信这样她会很快有所“斩获”。
另外,记者在“建材团购会”上还发现,不少商家采取“交订金再打折”或“交订金抵双倍货款”等促销手段,很多消费者被此类“实惠”吸引而纷纷签单交订金。在此记者提醒广大读者,在交订金之前应看好此类促销是否仅限于某一款或几款固定产品,并向商家了解日后是否可根据自家的装修情况调换产品,如果可以,在价格上是否还将享受现有优惠,以免在装修中用到建材时出现产品规格不对等、款式与家居风格不搭却无法退换货的尴尬情况。
新闻推荐
同样是给孩子报班,一位老师给教,花的钱却差不少,这事搁在谁身上,心理都会不平衡。但是,作为家长,你知道吗?那些您花了大价钱...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