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北洋大戏院修缮昨日封顶

来源:济南时报 2012-05-14 12:14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黄中明摄

图一:目前,北洋大戏院屋顶钢结构施工已经完成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黄中明摄

图二:北洋大戏院的飞檐

已有百年历史,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戏剧演出场所

将恢复双层戏院面貌,改造后可容纳大约700名观众

将作为十艺节老城区内戏曲曲艺主要演出场所

□本报记者 张彤实习生 任晓斐

还有16个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就将在济南拉开大幕,昨天上午,将作为十艺节老城区内戏曲、曲艺主要演出场所的北洋大戏院的整体恢复修缮施工工程进行了封顶。“这次修缮,北洋大戏院将恢复双层戏院的面貌,舞台和观众席将按照1953年时戏院的样子恢复,建成后可容纳大约700名观众,也能演出一些大中型戏曲剧目了。”

在施工现场,施工方――― 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志良向记者介绍:“过去北洋大戏院的主体建筑是木质结构的,这次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今天封顶后,将进入室内装修阶段。按照计划,将在10月10日交工试运行。”

将恢复戏院1953年时的状态

北洋大戏院经理白晶琦告诉记者,北洋大戏院是2007年公布的济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恢复修缮施工工程只能由济南市唯一具有资质的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来进行。

王志良介绍,北洋大戏院修缮施工工程从2011年12月15日开工,今年2月底完成了室内及屋面拆除工程;4月底完成舞台加固提升工程;5月13日完成屋面工程(钢网架),整体封顶工作完成。5月15日将同时展开室内精装、舞美、中央空调、强弱电、给排水等工程,以及室外墙面、仿古屋面、雨棚等工程。

白晶琦介绍,在国内戏曲界,济南北洋大戏院有着较高的名声和影响,所以这次也引起戏迷和戏曲界的广泛的关注。这次修缮将恢复1953年时北洋大戏院的状态,保留民族古典风格,外观上注重修旧如旧,而内部装修设计也注重保有民族风格。恢复后观众席将由以前的437座增加至近700座。包括音响、舞台、灯光、空调等设备也要现代化,以便改造后能适应现代戏曲院团的演出要求。

王志良告诉记者,为了重现大戏院的往日风貌,他们公司还从济南市档案馆找来了北洋大戏院1953年改建时的施工图,按照原图进行修缮。但从图纸来看,当时的地基非常浅,仅有30公分,所以出于安全的考虑,不敢对剧院建筑进行加高。项目建成后,可以满足京剧、豫剧、粤剧、曲艺等多剧种以及影视的演出。

百年历史上曾经见证诸多辉煌

位于经二纬三路通惠街1号的北洋大戏院,始建于1905年,占地面积1805平方米,是济南市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也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且至今仍在使用的专业戏剧演出场所。

白晶琦告诉记者,北洋大戏院最初叫“兴华茶园”;1923年改建后,先后命名为“商乐舞台”、“聚华戏院”;1934年定名为“北洋大戏院”;1951年改名为“实验剧场”,1954年重建后,改为“人民剧场”;1992年恢复为“北洋大戏院”;2001年加盖三层小楼和内部装饰后一直使用至今;2007年被济南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谈起北洋大戏院的辉煌,戏曲世家出身的白晶琦如数家珍,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北洋大戏院就有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裘盛戎、张君秋、袁世海、方荣翔、新凤霞、常香玉、侯宝林等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先后在此登台献艺,使该剧院在海内外梨园界和广大戏迷中享有较高声誉。近几年来,北洋大戏院还与济南时报合作,邀请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张火丁等在戏院演出,得到了泉城戏迷的喜爱和欢迎,还出现了近年来济南戏曲演出市场少有的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

曾经进行过四次维修改造

白晶琦介绍,北洋大

戏院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曾在1923年、1953年、1971年,以及2000年进行过四次不同规模的维修和改造。戏院本来是一座双层戏院,但2000年改造时将一层改造为宾馆,只有二层有400多个观众席,不但限制了观众容量,舞台吊顶等也难以完成,影响演出效果。

去年6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济南市筹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定,为积极筹备2013年10月在济南举办的十艺节,百年北洋大戏院将整体恢复修缮,还包括戏院周边环境的整治。

白晶琦说,这次修缮将恢复双层戏院的面貌,容纳的观众量也从400多人增至近700人。而修缮一新后,北洋大戏院将主要以戏剧演出和播放戏曲电影为主。

开场演出将会连演几天

虽然北洋

大戏院的整体恢复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中,白晶琦告诉记者,许多戏迷和国内的著名演员已经对北洋大戏院10月的开场演出充满了期待。白晶琦透露,全国各地许多京剧名家已经私下表示愿意届时来济南庆贺演出,她也根据济南戏迷的要求,私下联系了几位名角和代表剧目,准备连演四五天。值得期待的是,竣工后的这座百年大戏院定会重放光彩,会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到来,成为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又一亮点。

北洋大戏院藏着不少秘密

舞台下曾发现十几个大水缸

记者了解到,在北洋大戏院1971年改建时,还曾经发生过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白晶琦告诉记者,当年改建戏院舞台时,在舞台下面曾发现过十几个大水缸,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用途,后来得知这些大水缸的作用就相当于现在的音箱,起扩音效果,它的功能就是将演员的声音扩散至戏院内的各个角落。白晶琦感叹道:“可惜的是,当年没有把这些大水缸保留下来。”她透露,目前水缸还可能留有唯一的一个,当年被一位有心的戏迷以5元的价格买走了,至今还珍藏在南部山区的家中。这位戏迷曾经当面向白晶琦表示过,在合适的时候,他可以把这口大缸捐献给北洋大戏院。不知道这次工程竣工后,这位戏迷是否有捐献的打算。

正门上的庑殿顶跟故宫同规格

此外,北洋大戏院还藏着不少秘密。“你可别小看戏院正门上边的庑殿顶,它的级别可是最高等级的。”王志良介绍,在清朝,这些飞翘的斗拱只有皇家建筑才能用,像故宫里的建筑就是这种庑殿顶。1953年北洋大戏院改造时,才用上这种庑殿顶。

再就是北洋大戏院侧面墙体铺顶用的绿色滴竹板,也非常珍贵。可以说现在做工已经失传了。“现在全国只有曲阜和北京两家制陶公司能生产滴竹板,但质量完全不能与以前的工艺相提并论。过去是用木柴烧窑一个月,现在改用天然气烧一周窑,成为工业化生产了,质量已经无保证了。”王志良介绍说。 (记者张彤)

新闻推荐

米线中毒频发生,过量明矾被疑是祸首 黑作坊日产千斤,流向了七里堡和段店

作者:隗萌11日,在匡山新村幼儿园西侧的一家米线加工作坊内,执法人员发现一个盆内盛着白色的粉状物,其中还有不少结块。记者李鹏飞 摄□统筹:魏巍□采写:见习记者 隗 萌实习生 李永明“我们一家...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北洋大戏院修缮昨日封顶)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