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郑丽娜
5月的莒县,处处生机勃勃。
参加莒县农业结构调整现场会,所到所看所见如同灿烂绚丽的夏日,到处是亮点、景点、兴奋点、特点。无论是大规模成片的特色种植,还是战天斗地的改造规划场面,农超对接的有益探索,大户联农户、企业建基地的有效模式,“特点”与“景点”相互融合的乡村生态游等等,都彰显出莒县在抓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近期以来的新动作、新理念、新探索、新成效、新潜力。
龙山镇高疃村南山上,一处380亩的樱桃观光采摘园即将建成,并会新建养猪厂,实现养殖、种植互动,将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
解家河千亩丹参基地中,一片片丹参种植区在山坡上错落有致,由原来的分散种植通过流转土地走向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
陵阳镇刘家址坊村的千亩瓜地里,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散落在瓜藤绿叶中,亩效益达2万多元。
标准化建设、生态环保、观光农业、循环经济、龙头企业……这些都已成为莒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词。是什么催生了莒县现代农业的巨大变化?
因势利导 顺势而为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要突出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突出市场开拓,促进农业多元化流通、品牌化经营;要进一步加大工作措施力度,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任务目标落到实处;要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不断抓点扩面;要注重把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搞好策划、科学运作、发挥效益。”在今年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现场观摩督导会上,莒县对下步工作重点和发展思路、方向、理念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今年以来,莒县深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着力打造精品和亮点,引领农业结构调整扩规模、提档次、上水平。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各有关部门积极争引项目、资金、政策,为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提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各类生产基地倾斜,努力提升基地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
为更好地激励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莒县财政专门拿出1000万元,设立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专项基金,并整合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有关项目资金,以奖代补,对在农业结构调整“双牵引”行动中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奖补。
量“体”裁“衣” 百花齐放
桑园镇芦家河村发展了200亩的玉兰绿化苗圃和300亩的优质苹果基地各一处,转变了以传统黄烟种植为主的单一特色农业发展方式。
招贤镇通过流转土地,因地制宜建成了16个花卉大棚。
夏庄镇在北马坡村北、刘家苗蒋村西南处统一规划了总面积1070亩的茶园,精心打造千亩有机茶园基地……
各乡镇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现代农业发展各具特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作为农业大县,在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不仅要传承传统,更要发挥特色。近年来,莒县以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产区优势、形成地方特色为目标,以整村整乡整片规模化为推进方式,坚持抓点连线成面,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基地,精心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村和特色产业乡镇,逐步构建以夏庄绿茶、峤山大姜、陵阳蔬菜、库山中药材、小店绿芦笋、果庄油桃、招贤鲜切花、碁山烤烟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格局。
精益求精 打造品牌
随着“莒县大姜”、“莒县绿芦笋”、“莒县丹参”三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落地,“莒县的,安全的、放心的”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
日照兴达食品有限公司以严格质量标准管理打响“日大”牌系列有机蔬菜,随着知名度的拓展,产品已进入新世纪、人民商场等大超市、大卖场,韭菜40元/公斤的价格都供不应求。
龙山的蜜桃、安庄的葡萄、洛河的西瓜……一大批特色农业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莒县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质量认证,指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科学使用、管理和保护已有认证品牌,每年将重点推介10个品牌农产品,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滚动发展格局,让莒县的农产品品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龙头带动 创新模式
日照金满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南奥康集团合作,计划投资1300万元,建设年出圃3000万株的工厂化蔬菜、花卉育苗基地,年出栏1万头猪的大型养猪场,届时,将填补日照市工厂化蔬菜、花卉育苗的空白,成为重要的农业龙头企业。
山东新辰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基地1000亩,采用公司与村、户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实行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基地内部经营管理实行统一供种、药肥施用、技术指导、质量检测、收购销售。
近年来,莒县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加工设备,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支持龙头企业集中连片发展自有基地、规范发展合同基地,指导各类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管理。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完善市场服务功能,提升市场服务水平,积极鼓励依托产地建市场,规范发展蔬菜、西瓜、油桃等专业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畅通。同时,面向地方超市和国内外各大城市,积极开展“农批”“农超”对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实行超市直采、农产品直供,不断提升品牌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6月7日专电(记者王志 钱荣)针对目前大量空调室外机支架超龄服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问题 , 北 京 、 天津、上海、济南等城市消协(消委会、消保委)的22家消费维权单位近日联合发布消...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