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江丽君拿出10多张各种证明材料,但缺少劳动合同,孩子上不了学。 记者王锋 摄□本报记者 张丹丹
对于外来娃来说,材料能否通过审核,意味着不同的命运:一旦进入定点学校,不但不用远离父母,还能享受免费优待;否则,可能就要离开济南。然而,招生名额有限,资格审核严格,各类材料的“不过关”,挡住外来娃的上学路。“要求这么苛刻,是故意难为人吗?”有家长不解。
7月4日,本报开通热线,关注外来娃上学难。5日下午,市教育局召开工作会,就反映集中的问题商讨方案。“筛选外来娃就读,允许学校自己订政策,但这标准不能乱订,满足‘外来、务工、子女\’3个条件就能入学。”相关负责人表态。
【“不过关”咋办】
经营买卖八九年,没有执照愁煞人
离开福州老家,吴孝耕来济八九年了,在老东门批发市场起家,干的是皮鞋买卖生意。吴孝耕家中一双儿女,都在济南长大。大儿子耀耀8岁了,在花园路二小读一年级。小女儿曦曦6岁半,正打算申请入学。自打花园路二小招生,吴孝耕来回跑了多次,材料总是递不上去。由于他的店铺是转租的,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房屋产权登记不了,营业执照办不下来。“店铺是二房东租的,拿不到营业执照。这在老东门挺普遍的。至于房租水电,我们是正常交的。”
吴孝耕告诉记者,他在济务工的证据,只有老东门市场的工牌,2011年他给儿子跑手续时,就被营业执照卡住了,校方经不住他哀求,收下1万元“赞助费”,特地给了一个名额。然而2012年的招生中,不但申请定点入学没戏,连“赞助费”都交不上了。
务工几年无合同,单位证明不算数
现年32岁的江丽君是齐齐哈尔人,在北园环卫所干了3年,一家3口住在黄桥社区附近。
对于江丽君来说,生活重心就是一座垃圾站。每天清晨至傍晚,他从垃圾站出发,沿东泺河路往返七八趟,运送七八千斤垃圾。他的妻子负责守站,维持垃圾运输秩序,清扫垃圾站卫生。两口子工资加在一起,每个月差不多2600元。
5日下午,在黄桥社区垃圾站,记者见到江家3口。他们的家就在垃圾站,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既是厨房又是卧室,室内门窗紧闭,防止垃圾臭气熏人。江丽君摊开一叠资料:身份证、户口本、学前教育证书、出生证……唯独缺了务工证明。
江丽君告诉记者,他两口子来济南9年,最开始的时候,两人开了个早餐摊。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找到这份环卫工作,但没签约。“天桥区环卫没合同,这个事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还要难为我们呢?”江丽君说,环卫所开了介绍信,证明他的用工关系,可学校并不认可。
花钱能入学?校方称不允许
李先生来济做买卖2年了,从事服装批发生意。营业执照办下来不久,营业时间不满一年,3日在锦苑学校报名时,材料审核没通过。然而有人自称交钱就能办,只要交齐9000元钱,基本能确保报上名。“虽然我们挺动心,但这个钱收得合理吗?”李先生很困惑。
4日下午,记者致电锦苑学校核实。该校负责人表示,这种行为绝对是不允许的。她表示,“这个出售入学资格的人,可能不是学校人员。如果家长愿意配合,我们希望他能来指认。”
【市教育局释疑】
不设门槛吸纳学生,任何学校都撑不下去
5日下午,针对本报报道内容,济南市教育局专门召开会议。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
新闻推荐
“不给一百万,让你们都得艾滋病”一男子自称患有艾滋病,敲诈一家大型酒店
作者:谢永亮摄记者谢永亮 摄周某(左)被带到六里山派出所接受讯问 记者谢永亮 摄□本报记者 徐敏一名年轻男子手持纸盒来到一家大型酒店,声称要交给酒店负责人。纸盒里面有一封信和一瓶血液...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