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监控水厂
本报记者 孙殿玉 通讯员 王勇
地下涌出清澈的流水,十几尾金鱼在绿叶红荷间畅游,这不是百脉泉,也不是白云湖,而是记者在我市污水处理厂看到的情景。金鱼畅游的池水中,是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让莲花盛开,荷叶飘香。自创卫工作开展以来,市公用事业局立足部门职能,积极作为,有力有序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水源地管理设施完善
在圣井水厂,两名工作人员正在监控室对七个泵房进行监控。同时,每隔两个小时到泵房周围巡查,抄录水表,确保安全。
水源地管理是确保全市用水安全的第一站。为此,该局在圣井水厂、贺套水厂新安装7套视频检测设备,对水源地的深井和所有水厂供水设施设备进行了实时监控。强化制度管理,重新修订水源地水质检测、水源地安全防护等15项管理规定,加大水质检测力度,加强水源地设施设备监控和巡查工作,确保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全市辖区内未发生重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事故。
加强生活用水水质检测
在市公用事业局的水质化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圣井、贺套、开发区水厂的出厂水、管道内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工作人员介绍,每天都会对水质进行27多项的检测,对出厂水、管道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月检项目达到31项。
为加强水质检测工作,该局建立健全了《化验员岗位职责》、《化验室安全操作流程》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操作标准。水检过程中,水样选取点的选择尽量面广、不重复,除了每个工作日对贺套水厂、圣井水厂、开发区水厂的出厂水样取样化验外,每周三对城区十余个管网末梢进行取样检测,每月底对三个水厂和十余个管网末梢的水样进行月检。同时,化验的水样做到及时、不超期,确保水样在取回二十四小时内化验完毕。
污水处理率达94.1%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污水集中处理率应达到90%。为此,市污水处理厂完成一污升级改造工程,投资3000多万元增设纤维转盘滤池、网格絮凝沉淀池,3月份完成新老工艺对接转换,实现了城区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和高标准的达标排放。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检测工作,做好污水进厂计量统计和作业记录工作。目前,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1%。
市政供水方面,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该局加强自来水水厂的的卫生管理,完善了管理组织和卫生管理制度,做到了卫生“三证”齐全。加强对供水管网的日常巡查,以供水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自来水管线所的定期重点巡查,实现了供水巡查的网格化、全覆盖;制定更加贴近实战的供水突发事故和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次供水完善资料
为加强对二次供水单位的管理,该局专门到济南市城市节水办学习了济南市二次供水的管理办法,按照《济南市供水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规范。该局先后对福泰、山水北城等小区、单位及院校二次供水流程、二次供水设施位置示意图、水质化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作业记录、消毒记录等资料进行完善,为下步二次供水的规范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该局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在局三产办酒水门市部新建3处毒饵站,按照市爱卫会要求,对所建立的36处毒饵站进行了喷字、编码;为局属单位及站点发放防蟑残杀威饵剂、灭鼠毒饵等药物200余袋,发放灭鼠、灭蟑宣传材料30余份。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