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医护人员的心理治疗后,张禾杰(右二)的脸上暂时露出了一丝笑容。 本报特派记者倪玉星 摄□本报特派记者 魏巍 高鲁健发自芦山
震后第七天,芦山地震灾区群众心理问题日益凸显。26日,芦山地震四川省心理卫生服务专家组副组长、心理学博士黄国平接受济南时报记者采访称,目前灾区至少有1%至1.5%的群众需要紧急心理干预,10%的群众需要做心理疏导。专家表示,要像生命救援一样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走出地震的创伤,为他们鼓起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3岁男孩震后“变了个人”,动不动就打人
在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记者见到了3岁多的男孩张禾杰,他亲眼看到爷爷和哥哥在地震中遇难。记者采访其家人时,小禾杰攥着拳头做打人状;当家人说起爷爷时,他立刻用手扑打家人的脸,并尖声喊叫“不要说,不要说!爷爷没死……”然后突然停手,紧抱住妈妈,满脸泪水。
小禾杰的妈妈张连香说,地震后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动不动就打身边的人,还咬人;天一黑,孩子就紧抓住妈妈,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嚷着“害怕”,有时甚至哭醒。
绵阳第三人民医院的医生、护士闻讯后赶来,给小禾杰做心理疏导。经过医生1个小时的陪伴,小禾杰脸上终于有了笑容,并玩起了游戏。黄国平说,这才是第一步,孩子要彻底走出来,至少需要3个月。
黄国平告诉记者,这是一种“挫折攻击”的应激反应。他建议,要陪伴孩子,转移其注意力,进行游戏疗法,比如玩沙子、绘画,让他感受到主控感;还要帮孩子恢复人际关系。
18岁女志愿者惊恐不安,怀疑有人害自己
26日凌晨2点,黄国平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芦山县医院一名志愿者情绪很糟。这是一名18岁的雅安女孩,黄国平见到她时,女孩表情惊恐,坐立不安。听其他医生讲,25日下午女孩就开始自言自语,而且通宵不睡。
“她说感觉帐篷里的其他三四个志愿者不是好人,要串通起来拐卖她、谋害她。”黄国平说,女孩20日就到芦山做志愿者,在陌生环境中持续劳作,营养不良,而且面对各种情况精神紧张,出现了“多疑”。随后,医生为女孩放松情绪,把她转移到她认为安全的地方,让其得到充足休息,缓解情绪障碍。
在灾区进行至少一年的心理疏导
72小时“黄金救援期”一过,黄国平的电话突然多了起来。截至26日,他和12名同事已为109人做心理干预,为339人做心理疏导,判定58人有心理疾病,还进行了团体心理疏导7次。26日中午,6名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已分别前往龙门乡、青人乡、双石乡,对灾区群众进行对口心理援助。
“通过这几天的调查,我们发现,受灾群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躁狂症、焦虑症、失眠症等。”黄国平说,目前来看,至少有1%至1.5%的受灾群众需要紧急心理干预,10%的群众需要做心理疏导,灾区群众普遍需要心理方面的科普宣传。四川省已派出心理干预医疗队,在灾区进行至少一年的心理疏导。
新闻推荐
时报讯 由山东当代花鸟画院、山东文博书画研究会、经纬传媒主办的“迎十艺庆五一”——— 翰墨情怀沙俊杰中国画艺术展于今日起至5月27日在位于济南齐鲁七贤文化城北区(龙街)的山东当代花鸟画院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