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尧摄
4月11日上午,在文化西路一家医院附近,一名收药人与市民攀谈。(记者郭尧 摄)□本报记者 苏珊
不关注不知道,一关注吓一跳。如果市民注意观察会发现,眼下“高价收药”的小广告已在人们生活中无孔不入:墙壁上、路面上、社区楼道里……一切能见之处。甚至药贩们也“与时俱进”,把生意做进了互联网。
无处不在的小广告,形形色色的电话号码,到底是谁在收药?他们收药做什么?收药活动为什么这么猖獗?对老百姓有什么危害?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深入调查,揭开了济南高价收药的系列内幕。
记者暗访:
黑药店诊所成“销赃”目的地高价收药瞄准医保病人
那么这些所谓的“高价收药”小广告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一条利益链?是什么人在做这一行?回收药流向哪里?为了探明究竟,记者先后选择了几个小广告中留下的手机号码,与药贩子取得了联系。
药贩蹲点收药 降糖药最受待见
按照一个收药小广告留下的电话号码,记者拨通了对方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一名操着东北口音的女子,记者假称要卖药,问她在哪交易?该女子告诉记者,他们在铁路医院门口、齐鲁医院门口和英雄山栖霞广场都有交易点,记者可以就近前去。“齐鲁医院向西一点,有个老太太长期在那收药。你可以找她,找不着再给我打电话。”该女子说。
第二天,记者准备了几盒药,到齐鲁医院门口寻找那名“神秘”的老太太。齐鲁医院门口人流熙熙攘攘,在女子指示的具体位置,一名老太太斜挎着包站着,看似像个看自行车的。如果不是电话中的女子指点,丝毫不会发现这名老太是收药的。
记者询问这名老太“附近是否有收药的?”老太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操着一口东北话试探着表示:“你手里有药啊?”
在得到记者肯定的答复后,便把记者拉到一边查看记者手里的药。查看完药品是否完整和带有批号后,老太对药品价格如数家珍:“这个糖适平35元,丹参滴丸15元,仙灵骨葆15元,大活络胶囊12元。回收药都收多少钱,价格表就在我脑子里,记得清清楚楚。”“你们一般都收什么药?”记者问。“降糖药、心脏病药、高血压药等常见病的药。像这些普通药物利润空间虽小,但禁不住平时走的量大,才有点赚头。”老太说。
过期药不受待见 销往东北公司
随后记者表示,家里还有抗肿瘤药印度的易瑞沙,要不要?
但与以往抗肿瘤药是“热销品”不同,此次老太太却告诉记者,印度的易瑞沙现在已不“招人待见”,因为假货太多,如要也只要英国的。“原来印度易瑞沙能卖1000多块钱,但现在只能买几百元,因为假货太多,真货也只能按假货的价格卖,所以我们一般不收了。”“糖适平原价可是75元,我卖给你怎么才给35元?”记者表示。
这名老太太说,现在收药价格一般能达到原价的一半就不错了,顶多是原价的7折。“收药价格也有淡旺季,从五一前后回收药价格就向下掉,到十一价格还能回升点。你像糖适平原来收40多元,现在只收35元,诺和灵原来收45元,现在只收43元。”老太说。
记者发现,与几年前相比,这个处于黑暗中的市场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来人们习惯于将街边“药品回收”与“过期药”划上等号,而此次记者在调查中接触到的药贩多数对此并不“感冒”。
这位老太就告诉记者,过期药他们坚决不收。她收药有三个标准:一是看药品批号,生产日期要近。二是看药品包装,要新包装,不要脏的。三是看里面的药品,检查一板上有没有缺粒的。“你们都把这些药销往哪里?”记者问老太太。“就是东北的医药批发公司。”老太随口说。可能是感觉记者盘问太多,当记者正和这名老太攀谈时,一名戴毛线帽的老太太走过来,顶了下这名老太的后背,示意老太结束交谈,赶快交易。一直在暗处保护记者的同事后来告诉记者,其实另一名老太太一直在不远处盯梢,并且非常机警地不断四处张望。
瞄准医保病人 月收几千元药
拿着药品,记者之后又和第二名药贩取得了联系,这名药贩同样是一名操着东北口音的女子。当记者问她在哪交易时,这名药贩只表示她在堤口路上,可以来记者所在处收药。记者在约定地点等候,一名女子骑着电动车赶来,她自称来自吉林,干这行已经两年。
看着记者手里的药,这名女子给出了和上个老太太差不多的价格。“怎么都卖那么便宜,那我卖哪种药会赚得多些?”记者问她。“你手里有诺和灵和甘舒霖吗?这两种还行,能达到7折。像诺和灵30R笔芯原价65元,收你43元一支,甘舒霖原价45元,收你36元。这两样药走量大。同样是糖尿病药,诺和锐因为走量不大,价格就和他俩相差很大,原价90多元,只能收四五十元。”
该药贩告诉记者,他们收药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享受医保的人,特别是门规病人,他们的钱放在医保卡上取不出来,一些人就去药店买药,然后转手卖给药贩子换成现钱或用医保卡直接换现金。第二种就是医院的医生,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医院开药卖给药贩子。“我们一般有固定的客户,每个月平均能收几千块钱的药。”
药贩行踪诡秘 药品外地销售
“用门规开出来的药价比普通医保病人的要低很多。如果你没门规,只是用医保卡买药后再卖,那还不如在我这直接用医保卡换现金。如果用市医保的话,一次花多少没有限制,我可以给你打8.5折,而如果回收药一般只能给你半折。”该药贩说,但省医保的不太好弄,一周只能换600元,所以只能打8折,就是刷600元,给480元。“到时我们约好一起去药店,我买药刷你的卡,然后根据刷卡的数额,我当场八折给你现金。如果省医保的话,咱们就要去药店好几趟了。”药贩说。
在与多名药贩接触后,记者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回收的药品主要有两个流向:一是周边城乡结合部、农村的诊所、药店;另一个是东北哈尔滨、长春、沈阳的大型医药批发市场。前者主要是低档药、低价药的市场,而后者则是高档药、高价药的主要市场。
记者发现,药贩一般都行踪诡秘,并且有严格的“行规”,他们从不告诉外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住址。每次出去收药时,他们都会和自己的同伙随时保持联系。
他们也从来不积压药品,收回的药达到一定数量后,马上就通过铁路托运等方式运给外地老板。而幕后老板一般都是在外地遥控指挥这些药贩子进行收药活动。药贩子的收入完全来自收到的药中的抽成。
一盒药多时能赚14元 运输贮存不规范
为了弄清药贩从收药到卖药之间的整个利益链,记者又以客户身份与一自称是专门售卖回收药的医药公司销售人员取得了联系。起初记者表示自家有糖尿病人,想要买低价的回收降糖药。但没想到销售人员对记者嗤之以鼻:“我们主要是卖给药店、诊所等走量比较大的客户,像你这种买的少的散户,我们赚的钱还不够路费呢。”
随后,记者更换联系方式又以马上要开小诊所,想购买回收药的身份与该药贩取得联系。听闻是大客户,该销售人员马上表示可交易。
记者提出需要诺和灵、糖适平、丹参滴丸、仙灵骨葆、大活络胶囊几种药,询问多少钱。“诺和灵48元,糖适平49元,丹参滴丸18元,仙灵骨葆18元,大活络胶囊19.5元。”该销售人员称。对比之前记者卖出去的药价,从回收到出售,药贩赚取的差价最少的在3元,最贵的达到了14元。虽然利润并不大,但因药品走量较大,药贩可以薄利多销。“药是回收的,我买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记者问。“你放心,绝对保真,我们收的时候每盒药都看过,而且都给你好号,生产日期近。不过如果你要生产日期远点的,价格可以便宜些。”该销售人员说,如果不放心,可以给出医药公司的正规手续。
该销售人员还称,如果散药卖相不好,患者想买成条的药,他们还可以负责挑拣生产批号一样的散药,10盒一条,用透明膜给塑封起来。“你的要求我们尽量满足,一定不会妨碍你向外卖。”他还夸耀称,他有固定的客户,长期向客户主要出售的还是降糖药、降血压药等常用药品。“诺和灵胰岛素需要冷藏保存、运输,你们给我送货时冷藏吗?”记者问。“不用,你要的药品我们都成箱装,不需要冷藏,在外面放几天没事。”
新闻推荐
今年五一“山水”九顶塔欢迎您秀水谷、云天大瀑布节日期间正式亮相
作者:迟焕东□本报记者 迟焕东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九顶塔中华民俗欢乐园是一个以民俗演艺为主的人文景区。但这个开业10年的老牌景区,从没有停止其与时俱进的步伐。经过一个冬天的改造提升,...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