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象霞在讲述她和社区居民的那些事儿
济南日报记者范良 摄□本报记者 孙锋
在天桥区南村街道西社区,田象霞的名字家喻户晓。
田象霞,西社区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对于大家的表扬,她说了一句最常说的话“感谢居民”。在“小巷总理”岗位上已干了20年的她,有一套自己的社区哲学:将居民的小事当大事办;有谁不愿搭理她,她就主动搭理谁;对居民该夸就得夸;给予居民足够尊重……
她说,把西社区建设成居民的精神家园,是她的梦想。51岁的她,正在追梦。
她的感动
居民偷办活动送惊喜,感谢“田主任”
日前,记者来到南村街道西社区居委会采访田象霞时,她正忙着为居民处理事情。每天都和居民打交道,帮着解决问题,几乎成了田象霞生活的全部。她的付出,居民看在眼里。
有一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每次想起时田象霞都感动不已——— 社区居民为感谢“田主任”的长期付出,偷偷策划了一场“爱在社区”文艺表演活动,自编自演节目,并邀请田象霞参加。田象霞并不知道,这场活动是专门为她而举办。
居民们现场为她献上了亲手缝制的棉坎肩等。“真是一个大惊喜,当时我泪流满面,非常感动。”她说。
她的执着
手机号成24小时热线,为社区苦留人才
“送惊喜”活动透出的,是居民对田象霞的认可和爱戴。
南村西社区常住居民有7245人,是一个开放型老社区。田象霞走街串巷,跑遍了社区每一户人家,并向全社区发放调查问卷,最终将社区发展定位为“文化型特色社区”。
社区发展离不开人才。来自甘肃平凉地区、今年68岁的杜根发原本是来济南带孙子,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成为济南人。得知其很有艺术才华,田象霞萌生了为社区留人才的念头。后来经数次挽留,“外来户”杜根发最终定居济南。目前,杜根发在社区“朝霞艺术团”担任艺术总监。为社区苦留人才,田象霞是个执着的人。社区居委会下班后,如何延续便民服务?她的“执着劲儿”又来了。她将自己的手机号向居民24小时公开,打造成“不下班的社区热线”。
她的哲学
“你不愿搭理我,我就越主动搭理你”
干居委会主任20年,田向霞有一套自己的社区哲学。
有时在走访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个人利益,一些居民没少给田象霞“脸色”。但田象霞说,越遇到这种情况就越不能打退堂鼓。“我的性格就这样,你不愿搭理我,我就主动和你说话,见一次说一次,直到你主动和我说话。”她说,做居民工作要讲究团结。
“表扬”,是她工作的一大法宝。在社区会议上,她会故弄玄虚地让一些居民“站起来”,然后向大家介绍其感人小事。掌声让居民得到了自我价值满足,也让田象霞收获了赞誉。“居民身上有闪光点,该夸就得夸。”她说。
她的梦想
把西社区建设成居民精神家园
现在的西社区,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社区、济南市双十佳和谐社区等称号,让人几乎不敢相信,该社区是一个开放式老社区。
田象霞说,目前西社区已形成艺术、健身、巡逻、服务等8支志愿者队伍。作为社区“管家”,田象霞也在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先后荣膺省三八红旗手、济南市模范居委会主任等。
“只要居民需要我,只要身体允许,我愿意一直干下去。”她说,建设和谐社区,不仅要建成居民的生活家园,更要建成精神家园,这是她的一个梦。
她,正在努力追梦。
新闻推荐
时报5月30日讯 (记者姚东舒)经过为期13天的投票及评选活动组委会评审,21名好人入围5月份的“济南好人榜”。3月13日,由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济南报业集团、济南广播电视台联合...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