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王
北张村包村干部孟宪蓉(中)为贫困学生赠送六一礼物 通讯员 李冬梅摄□本报记者 李玉王 通讯员 李娜 成红园 许好军
用平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世忠直率的话来说,平安街道被外界熟知的理由,首先是聚集了众多建筑企业,是中国建筑之乡;再者,就是前些年居高不下的上访率,多年来进省赴京“专业”上访户不断……
辖区87平方公里的土地,迄今绝大部分已被济西湿地、济南经济开发区和泉城农业公园三大重点项目征用。“征地”,无论在哪个城乡结合部,都是一个极易引发各种利益冲突的敏感字眼。然而,平安街道辖区土地已被征用这么多,却没再因此出现新的上访,原因何在?
自4月份开始,平安街道26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辖区78个村,开展了“到群众中去”为民实践活动。他们用脚丈量民情,用耳倾听民意,用情排解民忧,用心办理实事,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亲民、爱民、为民热潮。
直面基层矛盾
机关干部们的“包村小九九”
“与群众心连心不是流于表面,而是要端正态度,转变作风,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和老百姓深入交流,不仅要人到、身到,更要情到、心到,带着感情和责任真心实意联系群众、融入群众。”
——— 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世忠在机关干部包村推进会上强调。
平安街道地处长清区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前沿阵地,辖区内重点项目多,涉及群众拆迁征地、占地补偿等矛盾较多,新形势下如何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成为摆在该街道面前的重大课题。
针对这一状况,今年4月份起,平安街道发起了“到群众中去”为民实践活动,要求260余名机关工作人员每周至少2次进村开展工作,包村联户、驻村结对、定期下访、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该活动计划持续三年,包村干部们背负着“平安和谐无上访”、“营造项目落地环境”、“打造阳光村务”、“建设美丽村居”等九项任务,被形象地誉为“包村小九九”。包村干部每周需走访5户,原则上半年内走访完驻点村所有群众,主要帮助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500元、丧失劳动力、身患重病等生活困难家庭。一方面,采用送钱、送物的方式直接扶贫;另一方面以“开发式”、“造血式”帮扶为重点,从解决就业、入学、就医、介绍增收项目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切实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能力。
平安街道信访办的赵家胜包平安村,该村因开发区项目占地涉及矛盾隐患较多,他“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难事当家事”。随着一批信访问题的解决,群众气顺了,脸变了,劲足了,心暖了。
平安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坚说:“与群众心连心,比什么都重要。对群众没有真感情,哪怕送再多钱物,也不会赢得群众的真心。我们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
突出实绩考核
“一榜一票”接受群众检验
“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才能让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实、管用。‘键对键\’代替不了‘面对面\’。”
——— 平安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肖波。
为解决好怎么“到群众中去”的问题,平安街道出台了《平安街道科学发展考核办法》,坚持落实包村干部“一岗全责”,规定每周一、四为进村日。
包村干部每周都有工作主题,同时做好《包村工作日志暨周记实》记录工作,每周记录不少于2次,一季一上交,记录不完整、不认真、不上交的,本季度不能评优。所有进村干部必须建立起“为民办实事”、“联系帮扶群众”和“化解矛盾纠纷”等九种档案资料,确保下基层活动不成为“一阵风”。
“到群众中去”能否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平安街道还推出了“一榜一票”工作法,让群众当“评委”。
“一榜”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榜。包村干部需定期公布所承诺实事的内容和时限,并在政务公开栏内张榜公布。每月末,街道办事处考核办会到各村检查完成情况,对包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产生了很强的约束力和推动力。
“一票”就是群众对包村九项任务民主评议。季度末,由街道考核办交叉派出包村干部,各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不低于80%参加有效。第一季度末,共有75个村的包村干部获得了群众“满意”或“基本满意”投票,有3个村的包村干部存在走过场等,被群众投了“不满意”票,并被考核办批评教育。
短短一个月,260余名机关干部共为群众办实事400多件,帮助困难户261户,完成承诺榜上应办实事的20%。
东潘村包村干部闫进荣
评选“五星级文明户”助推乡村文明风
与平安街道人大办公室主任闫进荣接触过的人,多数都说她做事认真、务实,实事求是。
为提升乡村文明程度,闫进荣与东潘村两委商议开展“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她利用傍晚时间马不停蹄地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巨细无遗,形成了翔实的调研笔记。日前,东潘村共评出五星级文明户327户,占总户数的71%。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全村形成了学习好榜样、争创文明户的良好氛围。
闫进荣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随着大功率家用电器的普及,旧的农村配网难以满足村民们的用电需求。她随即将村级低网线路改造作为包村实事的重点项目,经过与供电公司的不断协商,供电公司将提供一台200千瓦的变压器,解决人民群众的用电问题。
东潘村商贸城污水管道排水不畅,附近居民和商户们头痛不已。她了解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帮村里整修污水排放系统,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8月前将修理疏通下水管道1500米。
石庄村包村干部李有才
民生无小事,点点滴滴入眼入心
说起包村工作的重要性,平安街道政协统战办公室主任、民革党员李有才深有感触:“都说‘见面三分情\’,我们要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脱离了群众,干群的感情自然就淡了,各项工作也就不好开展了。”
石庄村民原本喝的是地下井水,水质混浊。进村后,李有才便和村干部合计,为村里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管,村里还建了一个自来水服务站,村民自己带容器来接干净卫生的饮用水,净化过的饮用水让村民喝得更放心、更健康,价格经过村里补贴还能比自来水更便宜。石庄村的道路年久失修,村民出行很不方便,李有才便和村干部多方筹集100万元,新修了一条3.5公里的环村路,对各条道路两边进行了绿化,并安装了路灯和摄像头,村民出行安全有了保障。
为了丰富村民文体生活,他协同村干部筹集了40余万元,在村子的东头、西头和中心修建了三个文体广场,满足了村民的健身需求。去年石庄村率先与区城管局签订托管协议,加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李有才又帮助村两委细化了卫生保洁制度,村内配置了4名保洁员清理村内街道,花费8万多元购买了30多个垃圾桶和5个大型垃圾周转箱,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
王宿村包村干部冷合心
让失地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王宿村位于平安街道南端经十西路西侧,紧邻长清主城区,全村有275户,1200多人。王宿村大部分土地被济南经济开发区所征用,村周围建起15家企业和工厂。虽然失去了土地,但王宿村民靠进厂务工、个体经商等方式获取收入,生活普遍较为宽裕,该村还是平安街道公认的先进村。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王宿村的包村干部应该很“清闲”。可事实上,王宿村的包村干部——— 平安街道组织办副主任、远程办主任冷合心却依然没有放松。他心里记挂着两件大事,一是王宿村村民的文化生活,二就是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
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冷合心积极向村两委建议,并多方协调落实,建成了投资10万元的文化大院,配备了多功能会议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及电子阅览室。其中电脑室配备了8台电脑,农家书屋藏书达到1500册以上,音像制品100种以上,订阅刊物30种。去年,王宿村的文化大院顺利通过市政府办公室、市文广新局的联合验收,成为市级文化大院。
冷合心也很关心失地村民的生活保障问题。“虽然他们现在生活得还不错,可要是没有一技之长,生活就没有保障,往长远里看,还是得学点新技能。”冷合心多次联系农广校的老师,为村民开办电脑使用与维修辅导班,将实用的电脑知识教给村民,让村民在就业上更有优势。此外,冷合心还带着村干部们一起学习保险知识,入户给村民做讲解。在他的宣传下,王宿村新农合、新农保的参保率每年都名列街道前茅,为失地村民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新闻推荐
初中毕业生今年可直报本科“2+4”学前教育专业拟招200人,报名截至6月17日
作者:黄敏□本报记者 黄敏6月12日至6月14日,长清7237名初中生将参加初三学业水平考试。除升入高中外,济南籍初中毕业生今年还可以报考“2+4”本科、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高职、普通...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