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双娇
电子元件车间内的工厂女孩□本报记者 韩双娇
在中国这样的新闻富矿,打工者的悲辛生活已不能算是新鲜事。他们从偏远的农村,来到繁华却陌生的城市,从事最为辛苦繁重的工作,构成我们时代最大规模的季节性人群迁徙。这样的图景在你我周边起落,在一个GDP高速增长的国家,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将个体的命运,在迁徙的打工者中抽离出来,就可能找到我们时代的真实侧面。
最近,新疆籍诗人、作家丁燕写了一本书,名为《工厂女孩》。这本书,是丁燕的“潜伏之作”,2011年她深入三家工厂,以女工的身份观察200多天,以诗人化的报告和文学手法记录下最真实的工厂女孩的生态,引起了轰动。记者采访了丁燕,也造访了济南的一座工厂,试图了解这个浓缩了时代、梦想、青春、艰辛等词汇的年轻群体。
去东莞卧底最真实的底层生活
“她们用18岁到20岁的手指,1.5、不带散光的眼睛,粉红色、亮石英般的嘴唇,A或B、应该不会是C、完全不可能是D的乳房,小麦黄的皮肤,浑身裹挟着洗面奶、止汗露、经血的体味,长久地装配电子元件。那些电子板,小巧、脆弱、精致,像蚕宝宝,稍微大力些,便会破碎。女工的手指被灯光单独截取下来,以同一频率、同一速度、同一姿态舞蹈。那些手指惨不忍睹——— 粗糙不已,像树棍,又像耙子,但因不断动作,又持有罕见的灵活性。”这是丁燕在(工厂女孩)序言中对东莞工厂女孩的直观描写。
2010年,丁燕从新疆迁居东莞。东莞被视为最能反映中国高速发展的地方,这里让人们想到制造业、工厂以及扫黄。这里高速发展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但是丁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依然表达了当时初到东莞时的好印象。这里比莺飞草长的江南有更加肆意繁茂的植物,给人以生命力的直观印象。
丁燕说,她到东莞迁居,是为了在写作上突破自我,将在故乡的全部资源和关系网一应抛下。她潜入工厂,一方面为了解决东莞“一根黄瓜4元钱”的昂贵生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融于一个崭新的生存环境。
因为年龄问题,几次碰壁之后,丁燕找到了一份工作,在电子厂捏钳子。第一天,她捏了两千次,右手几乎僵硬。但她决定坚持下来。
“不惑之年,我让自己重新变成婴儿。”丁燕说。
在他人的城市漂泊成长
丁燕笔下的工厂女孩是漂泊和悸动的,她们背井离乡,漂泊在陌生的城市,是连结城乡的一条甬道。丁燕笔下的东莞,是目前国内制造业的聚集区,成千上万的打工者涌入这里,穿上统一颜色的工作服,和一拉一拉的流水线和谐一致,最终隐没于万千厂房之中。但是丁燕也记录到,自2007年以来,东莞的工人持续下降,当然是因为这里的工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经济模式和东莞有很大不同的济南,也有类似《工厂女孩》中那样的女孩吗?由于经济模式的差异,记者多方查找,才认识了今年23岁的吴丽(化名)。虽然还只是相当于大学毕业的年龄,但是吴丽已经有5年的在外打工经历。
起初,她曾经在一家山东沿海的工厂打工。老板是韩国人,工作内容是制造时尚饰品。“把制造好的发卡装到袋子里。”吴丽这样形容她的工作内容。“夏天最热的时候,就在地上洒水。”每天工作够10个小时,吴丽才能离开她的工位。
但是工作一年后,吴丽就离开了那家工厂,来到了另一个同样陌生的城市。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做饭店服务员,尽管工作并不比在工厂中轻松,但是却能够自由地选择站姿或者上厕所的时间。她说,刚刚离开工厂的时候,她觉得空气都是自由的。
但是,吴丽到底还是感谢工厂,那是她第一份工作,背向给她生命的农村,走到城市,走到未来。虽然这些寄居过的城市,并不属于自己。虽然没有去过南方,也没有读过《工厂女孩》,但吴丽正是她们中的一员。
在骨感现实与美好梦想间挣扎
实际上,城市的移民是农村的精英。这些走出农村来到城市的工厂女孩,在她们故乡中的同龄人中,其实有更为强大的勇气和决心。
丁燕写到这些工厂女孩时,一方面对她们将青春留给别人的家乡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不时流露出对这些女孩的敬意和钦佩。她认为这代在东莞生产线上奋力工作的女工,比她们的前辈,被称为“外来妹”的女打工者,对城市有更强大的适应能力,她们几乎每个人都有QQ号,都有微信。“新一代的女工,更注重个性张扬。工厂门口可以看到穿超短裙、染黄发、脚涂红指甲油的女孩。下班后,她们会去酒吧喝酒,K歌。女工里的吸烟者也逐渐增多。她们发短信,玩微信,几乎每个人都有QQ号。她们在恋爱中比男性更具优势。她们更物质化,也更张扬个性。”这是丁燕对这一代工厂女孩的直观印象。
同时,丁燕也在反思知识分子在评价他人时候的武断,她说若没有这次真正意义上的体力劳动体验,在对工厂女孩人生境遇的评价中,就很有可能因为道德优势而带有偏差。“知识分子在审判他人时既武断又可笑。”丁燕说。
在骨感的现实面前,工厂女孩的青春显得匆忙而劳累,她们为了实现生活水平的上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丁燕对女工们的视角带有一种无解的悲悯,她这样写下内心深层的无奈:“没有什么人会对女孩子们夭折的青春负责,她们沉默着,倦怠而早熟,比实际年龄要老10岁或20岁。在她们饱满的躯体内,蕴藏着最荒凉的记忆。当这些女孩无望地要求享有某种被延误的事物——— 平等、同情、理解和自由,无论什么——— 也无法取代那些逝去的青春。”
新闻推荐
亲,周日到黄河大坝骑自行车吧免费参加 赠送UCC骑行T恤和防水背篼 限额100名
作者:李夫杰摄风景如画的比赛场地 记者李夫杰 摄时报5月29日讯 (记者李夫杰)连日来,2013年“UCC·诺飞客”杯全国业余自行车联赛(济南站)将于6月16日在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举办的消息成了泉...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