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安老人展示自己与大学生的合影 见习记者高歌 摄□本报记者 王晓芳
古稀之年,疾病缠身,但壮志满怀。73岁的河南农民张占安拉着他的小拖车,一路跋山涉水走过20余省市,只为一个目的,弘扬红军不怕艰难的长征精神。5月28日,老人风尘仆仆到达济南,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长征”路。
一次充满艰辛的旅程
28日10:00,趵突泉东门“五三惨案纪念碑”附近,73岁的张占安在众人的围观中讲述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一身褪色的旧军衣,一辆堆满行李的小拖车,右眼失明……这是张占安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徒步“长征”缘于一个孩子。“那孩子当时很叛逆,家里遇到不少事,经常打架上网,后来我就给他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慢慢的,他就听话了。”张占安说,正是这个孩子让他坚定了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想法。
2006年4月24日,张占安的第一次“长征”开始,路线不是完全按照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他骑着用46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怀揣仅有的260元钱历时1年多,行程4万多公里,游历河南、江苏、海南、广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等28个省(区),于2007年12月28日回到了家乡——— 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此后,他又四次重走长征路,而这一次是第6次出发。
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
张占安的小推车上插着一面旗帜,旗上写着“继承红军遗志,弘扬长征精神”,每有路人经过,张占安就将旗帜抻平,向路人展示。
张占安说,长途跋涉中他经历了不少艰险,被摩托车撞倒过三次;遇到寒冷天气,差点被冻死在异乡,睡在路边、桥下、大树下,常常被人当作乞丐赶走。由于经常走错路,他无法估计自己到底走了多远,跟随自己的小拖车也不知道换了多少辆。
“让我坚持不懈走下来的,就是这种精神,不怕艰难的红军精神。”张占安说,很多人都说自己干的是“傻子才干的事”,但他不以为然,“红军精神就像这面旗帜,一直带着我不断向前。一想到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到红军长征精神,我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一摞盖满章的笔记本
张占安有个习惯,每到一处,必请当地相关部门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盖章,以此见证自己的行程。如今,盖满章的笔记本已足足有5本了。记者看到,他手中的笔记本已经破烂不堪,封皮用胶带贴了好几层,翻开里面的内容,“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向张占安同志学习。”几乎每一页都是同样的内容。“可惜上次出门时被人家偷去了一本。”说起这,张占安有些可惜。“你这本子卖不卖?”有围观者问道。“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说完,他迅速合起来将手中的“宝贝”放入随身的包中。“你无儿无女,这本子留着有啥用?”旁人问道。“我上了我们县的县志了,如果县里要建个资料馆啥的,我就交给他们保管,让后人都知道我把长征精神传遍了全国。”
新闻推荐
二环西高架箱梁跨完铁路 将进行二次浇铸6月底完成跨铁路桥施工
作者:林江丽时报5月28日讯 (记者林江丽 通讯员孟晓路)28日,二环西路高架路完成了跨铁路最后一片箱梁吊装施工,至此,8片长35米、重约120吨的预制箱梁已按计划全部吊装到指定位置,二环西路高架路初...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