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殿玉 通讯员 孟繁玫 纪综综
傲雪寒青、独根红、铁杆黑苗、紫根,这些听起来颇具诗意的名字,是辛寨镇胡家村韭菜基地培育引进的韭菜品种。走进这个济南市唯一的有机韭菜基地,如同走进了一个韭菜的“大观园”。
品种多样保需求
记者一行走进有机韭菜生产基地,看到两排36个大棚煞是壮观,棚内青翠欲滴的韭菜长势旺盛。“这是傲雪寒青,是无休眠品种,这是铁杆黑苗,是半休眠品种,独根红是全休眠品种,紫根是半休眠品种。韭菜品种不同,口味、品相不同,满足了不同市民的需求。不同的休眠期,保证了市民每个季节都能吃到鲜嫩味美的头茬韭菜。”棚内,胡家村党支部书记胡启义这样介绍。
走出大棚,胡启义又带领记者来到另一片韭菜前。“别看现在这些韭菜是绿色的,可上市时,这块田里出产的就是四色韭菜了。”胡书记介绍,这是他们引进的汉中冬韭新品种,采用既轻又保暖的“苇毛板覆盖”技术,通过温度调节培育出了白、黄、绿、红四种颜色的韭菜,每斤售价30元都供不应求,所以他们扩大了种植规模。目前,整个韭菜基地的规模达到了100亩。
绿色种植保品质
品种多样更得要品质保证。作为济南市唯一一家有机韭菜基地,为保证韭菜品质,基地可谓动足了脑筋,想足了办法。
采访时记者看到,每个大棚上都撑着“蚊帐”。胡启义介绍说,病虫是韭菜产生韭蛆的原因之一,为此,他们专门订做了这种防虫网。即使有细小的病虫入侵,棚内还有另外一层保护罩。“你看,每个大棚内都挂了黄蓝板和杀虫灯,生物防虫,坚决不施农药。”为防治韭蛆,他们还想了很多办法:把大棚内的土壤下挖50厘米,全部改用新土;在土壤中加入蓖麻秸秆、冲施沼液预防隐藏虫害;在基地周围建设隔离带,发挥隔离驱虫的作用。
为保证韭菜品质,基地建设了50个沼气池,在浇水时配上“营养餐”——沼液、沼渣和具有国家专利技术认证的生物有机肥,不但不用打药,也不用施化肥,实现了无农药无化肥的绿色种植,真正使韭菜生产达到有机标准。比如,该基地生产出的四色韭菜,经过不断实践,通过济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19项指标全部合格,获得了农业部证书,成为辛寨乡继鲍芹后打造的又一张农业名片。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