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伟博、小凡、小家豪,都是本报近期持续关注的新闻人物。六一节前夕,本报记者探望这三个孩子,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心愿,也带去更多市民的关心和问候。
小伟博,你的六一不会孤单
参加济师附小“六一联欢”赢奖品,还有了“特殊同桌”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的伙伴都是来pei(陪)我玩的……”5月30日晚,小伟博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这一天,他收获了很多玩具和友谊,睡梦中的他还重复着“我好开心啊”。更高兴的还在后面,5月31日,济师附小的师生邀他去学校参加了六一联欢。
73岁老人邀伟博和孙子过节
5月31日中午,记者赶到病房时,一位老人正在给伟博讲故事,这位73岁的老人姓秦,已陪着伟博玩了一上午。
秦先生说,自己的孙子铭潜6岁,明天就是六一了,想邀伟博和铭潜一起出去玩,“打算着上午带孩子们去泉城公园坐摩天轮,中午去吃比萨,孩子们都爱吃这个。下午我得陪铭潜学画画,没法陪伟博怎么办?儿媳妇知道我的想法,说一定得把伟博接过来,下午她请假陪着他玩。”
想接小伟博回家过节的市民不少,“知道小伟博的事后,觉得孩子挺不容易。我看看能不能有这个幸运把小伟博接回家,在特殊的日子给伟博一个特殊的礼物,也算给儿子的礼物。”孙先生称,儿子浩天和伟博同岁,是儿子催着他来请伟博到家里做客的。两位女士带着两个小女孩来到病房,放下钱和大袋礼物,问候了两句就走。“孩子执意要过来,钱不多,只是点心意。”她们说着就走了,怎么也不肯留姓名。
伟博去学校“联欢”,还赢了比赛奖品
病房中的客人走了,小伟博又趴在床边向外看,原来是想和小伙伴玩。赶巧了,济师附小校长王会青打来电话,“下午学校有六一联欢会,昨天学生和伟博玩得很开心,希望能邀请他来我们学校玩。”
14:00左右,小伟博来到济师附小一年级学生做游戏的操场。小伟博看到这么多小朋友玩得正欢,愣在一旁,想玩也不知怎么加入。这时一个小男孩牵了他的手,把他拉进游戏场。向筐子里投玩具、双人合作头部顶球、接力传物……他一样样尝试,游戏赢了,和着其他小朋友大喊着“耶”“好”,笑容一直挂在脸上。一直陪着小伟博的孩子是一年级二班的李宜衡,室外游戏结束了,他拉着伟博进了教室,成了伟博的“特殊同桌”。两人举手报名参加夹花生米比赛,孩子们喊着“伟博,加油”,小伟博得了第二,奖品是两块山楂糖。接过奖品,他牢牢攥在手里。
小伟博成了“香饽饽”,其他班的小朋友都来邀请他。“我也想表演节目,我不会唱歌,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小伟博进了二年级三班教室,大声朗诵道:“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热心教师义务补课,伟博爸爸含泪道谢
小伟博依依不舍地离开学校,一回到病房,就冲着爸爸丁寒志大喊,“今天过得好开心!”随后,把他的战利品——— 两块糖放在父亲掌心,“这是我赢的,爸爸,你尝尝”。
病房中还有两位等着伟博回来的客人,市民郭先生说,他是学联教育的一位老师,希望每天下班后来帮小伟博补课,“听说孩子上学晚、底子薄,我家隔着近,想督促孩子学点知识。”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的伙伴都是来pei(陪)我玩的,只要由(有)了他们,我会生活地(得)很好,我爱我亲爱的伙伴们。”丁寒志拿出一个本子,这是5月30日晚伟博写的话,结尾处画了个笑脸。“我得了这病,小伙伴都歧视他,不愿意和他玩。现在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小伙伴都来陪伟博玩……”说不下去了,丁寒志含泪做了个表示感谢的动作。
(记者孙钰)
泰安佝偻病男孩有望出院
小家豪病床上过六一
近日,本报一直关注的泰安佝偻病男孩张家豪有望出院,距离他重新站立的梦想更近了。5月31日这一天,在病床上的他与济南小伙伴一起欢庆六一。
12岁的泰安男孩张家豪患有先天性佝偻病。全家举债八九年给孩子治病,然而去年8月,不幸再度降临这个家庭,他3岁的弟弟被确诊患白血病。从那一天起,小家豪愈发盼望康复,站起来照顾弟弟和父母。
5月31日,在济接受治疗的张家豪在病床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儿童节。两个月没见的父亲张永特意从泰安赶来,告诉他弟弟结束了一轮治疗,前几天刚刚回到家中。小家豪则左脚基本痊愈,拆掉戴了两个月的矫正器,这几天两个病娃娃就能回家团聚了。
当天下午,医院在会议厅为因病下肢畸形的孩子举办了一台晚会。张家豪和小病友早早来到现场,坐在病床上等待联欢的小客人。14:00,山师附小雅居园校区的小学生来到会场。他们为暂时不能行走的小伙伴送来了图书和玩具,与小家豪他们一起表演节目,用小手涂满水彩按下手印。在小伙伴的陪伴下,小家豪终于绽放了笑容。 (记者张丹丹)
需要妈妈陪着上课的小凡有个节日愿望
六一游动物园 要看大熊猫
5月13日,本报刊登了《“妈妈陪我上下学,还是我同桌”》一稿,报道了担山屯小学一年级学生小凡(化名)因脑白质发育不足,需母亲陪伴上课一事。报道刊登后,引起市民的关注。六一儿童节,小凡也有个节日愿望,那就是游动物园,看大熊猫。
近日,记者来到担山屯小学一年级教室,再次见到了小凡和他的同桌——— 妈妈。与上次在家中不同,这次小凡穿着校服,显得更精神。此时正是上午第三节课——— 语文课,老师让同学们默写生词。老师每念一个词,小凡就低头在纸上写下一个词,他的妈妈也跟着写下来,发现小凡写错时还及时给他纠正。随后,老师又带领大家朗读生词,一共单独提问了小凡3个生词,他虽反应慢些,但都能念对。
在学校,除了陪他上课的妈妈以外,同学们也都很照顾小凡。他腿脚不利索,上厕所都是由小伙伴搀扶着去。“有时我有事儿没跟他一起上学,他的一个小伙伴就在放学后帮他一起收拾书包,然后他们俩一起在校门口等我去接。”小凡的妈妈李女士说。第三节课下课后,段店镇政府工作人员将书包、衣服、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和一套文具送给了小凡。
记者问:“还记得我吗?”小凡看了看记者,点点头。“后天是六一儿童节了,学校里有什么活动吗?”“明天学校有联欢会。”小凡答道。比起上次在家中的一言不发,现在的他显得开朗了许多。
记者又问道:“那六一节当
天你想怎么过?”“我要去动
物园,看大熊猫!”小凡兴
奋地说。李女士解释道,
小凡进行康复治疗的市
中区人民医院,将在六
一节期间组织康复儿童
集体去动物园游玩。
(记者曹莫)
本报联合交警部门开展征文比赛
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时报5月31日讯 (记者徐敏)
最近有个热门的词汇叫“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为了给孩子心目中种下一片蓝天,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记忆,本报联合济南交警向社会发出倡议,六一节这天在全市开展“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活动,倡导广大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在此期间文明出行,给儿童树立文明交通的榜样。
5月31日上午,记者在经七纬二路口看到,几名小学生给在该路口执勤的女子中队的交警戴上红领巾。此外,该路口的信号灯上新添了一样东西:用孩子的笑脸做成的展板。执勤民警
表示,将孩子纯真的笑脸
“摆”在路口,意在提示可
能会有“中国式过马路”行
为的行人,不要在孩子眼前
闯红灯,以免成为孩子的
模仿对象。参加活动的小
学生们手持标语牌,对绿
灯通行的行人举出了笑
脸的标志;如果行人红
灯时过马路,则举出了
批评的标志。
5月31日,本报
联合济南交警发出倡
议,即日起开展为期
三天的“无交通违法
日”活动:请成人们
做孩子眼中称职的爸
爸、妈妈、叔叔、阿
姨,让孩子在“无交通
违法日”里度过一个快
乐、美好的“六一”儿
童节;让我们自觉遵守交
通法规,在过马路时走人
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越
线、不斜穿、不争道抢行,
文明礼让,和谐有序;让我
们一起努力,小手拉大手,
手手相连,从传递一个路口
的文明开始,共同创造一个城市的明天。
同时,本报联合交警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征文比赛,请同学们将征文发到邮箱shibao126@126.com。
新闻推荐
时报6月1日讯 (记者姚东舒)济南市救助管理站联合本报招募爱心救助义工,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身边流浪者。目前,已有80余名爱心人士加入到义工队伍中。他们当起了所在片区的“爱心联络员”,将片区里...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