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7岁的少女在高考之后的暑假,因交友不慎,吸食“冰毒”,成为东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在办案时遇到的最小吸毒者。
垦利县一位30多岁的女士曾自己创业做生意,却因吸毒而患上了尿毒症等多种病症,虽强制隔离戒毒,却又复吸,甚至在卧病在床时仍吸毒,毁了一生。
利津县某行业的一名精英,曾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却因毒品发展到“偷”家中钱买毒品的地步,毁了一个家庭……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些由禁毒民警一一列举的吸毒案例令人震惊,也呈现了毒品对一个人、一个家庭及对整个社会的严重危害,“目前东营市毒情形势仍十分严峻,‘瘾君子\’复吸率居高不下,在此也倡议全民共同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全市巡演禁毒豫剧《流泪的风铃》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东营公安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则倡议:“吸毒,让多少亲人流泪、家庭破碎、青春枯萎;又有多少人为了吸毒,偷窃、抢劫、甚至出卖自己。毒品,是健康的杀手,关爱自己远离毒品,关爱他人抵制毒品,请铭刻在心!”东营公安禁毒民警还走上街头发放禁毒知识宣传手册,并在全市巡演了禁毒宣教现代豫剧《流泪的风铃》。“一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身穿囚服,困坐于监狱内;尽管身处牢笼,母亲的眼里却充满了坦然,仿若千斤重担被卸下般如释重负。”6月25日晚,《流泪的风铃》在辉煌广场上演,第一幕便吸引了附近居民的注意,纷纷驻足观看。
据悉,禁毒宣传现代豫剧《流泪的风铃》是由山东省禁毒办和济南市豫剧团联合出品,“这一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中等城市的普通家庭里,主人公之一严冬林大学毕业后不慎染上了毒瘾,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毁灭,温柔贤惠的妻子被杀害,善良的母亲流干了眼泪。”禁毒支队民警介绍,这场演出通过讲述这个青年不慎沾染毒品带给整个家庭的痛苦和灾难,真实再现了毒品对百姓、对家庭和社会的严重危害。“看完演出很受触动,尤其是一家人因为毒品家破人亡,年老的母亲无奈亲手杀死了吸毒的儿子,觉得很心酸。”演出结束后,一名年轻人感叹,“毒品的危害太大了!”
抵制毒品请拒做“瘾君子”
“请救救我的孩子。”在禁毒支队,民警经常会遇到前来哭诉的吸毒者家人,“吸毒者对他的家属带来的危害不仅有经济上的,更有精神上的摧残,尤其是他们吸食毒品后会产生幻觉,对家人辱骂殴打,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60岁的王女士(化名)时常遭到儿子的毒打,每每想到儿子被毒品折磨,便忍不住落下眼泪。而李大爷是一名吸毒者的父亲,“孩子因为吸毒常常在外,有一次在外面找到了他,他不停地让我开快车,说后面有人在追他……”民警介绍,这正是吸毒后出现幻觉的表现之一,“精神处于亢奋中,而且总觉得有人害他,导致会出现殴打他人甚至家人的情况。”
根据禁毒民警的介绍,目前很多吸毒者多是因为好奇心、他人引诱或上当受骗而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很多人是好奇心驱使,还有的是需求刺激、摆阔显富、排忧解愁,但其中不乏因为他人引诱、胁迫、教唆导致个人吸毒的。”一旦吸毒之后,毒品首先会危害本人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等公共卫生问题,“还有可能导致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而且毒品问题会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给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民警还透露,毒品吸食者戒毒后的复吸率高达90%以上,“吸毒具有不可逆性,很难彻底戒毒,一旦吸毒便会损害神经,几年或几十年后仍会有后遗症”。
(记者 赵尔靖
见习记者 陈雪娇 张振)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28日,记者获知,本科二批分数线要等到考生填完志愿之后才会公布,但是在7月22日前后会公布本科二批志愿填报资格线。7月22日前公布二本资格线据了解,根据山东高招录取工作意见,7...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