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京交会)“故事驱动中国”大会上,著名作家刘震云发表题为“讲故事的艺术”的演讲。刘震云在会上表示,中国电影最缺的不是故事,而是哲学。
文学是干什么用的?刘震云认为,大家可以说它是讲故事用的,但是自己的文学主要不是讲故事,而是一种思考,“大家读过刘震云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是思考生活中不存在的一个哲学道理,比如说《一地鸡毛》,它是在讲大和小的概念;《我不是潘金莲》讲的是一个芝麻怎么变成了西瓜,一个蚂蚁怎么变成了大象的故事;《一九四二》,思考的是这个民族对待苦难的态度。”
他说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是《教父》,他认为这部电影的好处不在于这个电影的题材是暴力的题材,而在于里边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我觉得《教父》的导演是个哲学家,本是一个说恨的电影,驱动力和发动机却是爱。”一个故事能不能跨越国界,刘震云认为,可以,“民族和民族间确实有很多差异,但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比如讲爱和恨的问题上,所有人都是一致的。看电影《一次别离》,我们就发现伊朗的人跟河北保定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因为离婚的事在德黑兰和在北京、石家庄、济南没有任何区别。”
新闻推荐
牵手喜铺在婚博会二号馆一口气订了54平方米的展厅。“婚博会是品牌推广的最佳平台。”经理李莉说,参加婚...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