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主角
★年龄:44岁
★籍贯:明水街道浅井村
★梦想:挖掘补救文化遗产,让章丘文史更加灿烂
明水街道办事处的王繁荣,十年来致力搜集遗失在民间的文物资料,通过研究考证,又把收藏的文史资料梳理为文字材料,三年时间连续出版了三辑《章丘文史拾遗》,被一些喜欢研究章丘文史的人研读珍藏,在我市引起不小的轰动。这是他汗水与心血的结晶,为章丘历史与文化补遗做出了贡献。
从垃圾中寻宝的人
垃圾池、废品站,在一般人眼中都是肮脏之地,甚至路过时会掩鼻而过,而明水街道办事处的王繁荣,对这些地方却情有独钟。今年44岁的王繁荣是浅井村人,现在明水街道办事处工作。他十多年前开始迷上收藏,一直在周边村镇寻找藏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搜集,他已收藏各类藏品上千件,极大地丰富了我市的历史文化收藏,具有研究价值。
他最早开始喜欢收藏研究文史资料,是在1991年。那个时侯,章丘经济出现强势发展,明水周边一些村子的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许多人开始翻建旧房子,把一些家中保存多年的旧书报、老字画、文书契约等物件扔进了垃圾箱,那时王繁荣正在镇上做宣传干事,下乡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这些物品后如获至宝,感觉极具历史研究价值,开始了他的收藏之路。记者前往采访的时候,看到他家的二层小阁楼上摆满了他收藏的各种物件,除了各种旧报刊,还有老式钟表,木匾额等,甚至知青用过的木箱子、毛主席镜框等都是他的宝贝。他告诉记者:“这些散落民间的物品虽然不是多么珍贵,却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佐证。凡是我认为有文化品味有益于研究历史的材料,我都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疏而不漏地收藏起来。”
三年出了三本书
王繁荣收藏的历史文化资料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他觉得有必要加以整理,“家中的这些材料毕竟太散乱,只有整理成文字,才能更加细节条理,也易于保存,更具有生命力。”于是他开始把收藏在手的一些资料用文字形势表现出来,完整地展现晚清民国乃至建国初期的许多历史片段。
通过两三年的辛勤耕耘,很快他整理出百余篇文史稿件,于是就有了要结集出书的想法。在明水街道办事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他的第一本《章丘文史拾遗》在2010年12月正式与读者见面。该书刚一出版,立刻得到了章丘人的喜爱,市领导给了他很大的勉励,一些文史专家也上门与他探讨,还有更多的文史爱好者给他提供信息资料。一时间,他成了众人眼中的文史专家,大大增强了他要搞好章丘文史资料的信心与决心,尤其信息量的骤然增加,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促使他很快在2011年和2012年出版了第二辑、第三辑《章丘文史拾遗》。
将继续发掘散落民间的历史文化
王繁荣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文字工作者,曾连续多年被评为章丘和济南市级的优秀通讯员。扎实的文字功底让他整理文史资料得心应手,文字通俗易懂,别具风味。书中文字采用纪实手法,从一张照片、一件旧物品、一张旧报纸,甚至一张晚清民国的票据,真实还原了我市的历史片段。
王繁荣这三辑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独特性,以前已经成文的历史资料不再赘述,他认为‘文史拾遗\’,就是对历史的补缺。王繁荣深情地说:“我从乡间走来,将一路拾遗之物装进篮子里汇集成册,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喜欢,也能够给我市的文史研究带来帮助。如今,我的劳动有了结果,已经装满了三个篮子,意味着第四个篮子的捡拾工作即将开始。章丘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将一如既往地行走于民间,捡拾那些遗漏在历史深处的珍宝!”
新闻推荐
国医土壤沃 杏林著华章 ——记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王锋
...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