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菲菲 通讯员 赵玉雪 东健
今年17岁的赵进是章丘二职专2012级机电专业三班的学生,他出生在宁家埠镇时码村一个不算富裕的家庭里,三口之家一直过得简单而幸福。然而,去年10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父亲的生命,也让伤心过度的母亲卧病在床,孝顺的赵进在家庭变故面前用坚强为母亲撑起了一片天。
父亲突遇车祸 母亲悲痛欲绝 他撑起整个天空
去年10月的一天,在某煤矿上班的父亲下班后迟迟没有回家,赵进与母亲十分焦急,整晚都没睡好觉。第二天早上父亲仍然没有回来,母子二人便沿着父亲上下班的路一路找寻,终于在半路找到躺在路边的父亲与撞坏的摩托车,车祸的双方当事人都已不幸去世。面对父亲的突然离世,母亲的天塌了,不堪痛苦的母亲一下子卧床不起,不吃不喝。一个个难题摆在年仅17岁的赵进面前:如何料理父亲的后事?怎样宽慰母亲?以后的生活该怎么继续?经历丧父之痛的赵进决心坚强面对所有困难,撑起这个家,也为母亲撑起一片天。
在亲戚邻里的帮助下,赵进将父亲的后事料理妥当,然后形影不离地陪着卧病不起的母亲,做饭、喂饭、擦脸、收拾家务,陪母亲说话、让母亲宽心。返校后的赵进不放心母亲一个人在家,每周末回家,他都买好一周的生活必须品,还利用两天休息时间一头钻到田里除草、打药、施肥。周日晚上,别的同学都返校了,为了多陪母亲一晚,赵进选择周一的早上返校。学校离家远,赵进为不耽误早操,每周一早上,他都很早起床为母亲做好早饭,再赶公交车到校。即便如此,赵进从未耽误过一次早操。在赵进的孝心感染下,卧床两个月的母亲终于走出阴影,开始下地干活,母子二人的生活也终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
多方学习 依法为父讨公道
“由于父亲发生车祸时,另一方当事人也当场死亡,因此双方负有同等责任,我们双方的家属都无法获得经济赔偿。”赵进告诉记者,在亲戚的提醒下,他得知父亲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出的事,有可能获得父亲单位的工伤赔偿。于是,他通过上网查阅相关信息和询问学校老师,获得了法律依据。与大伯商量后,他决定依据劳动法“在上下班途中出现意外均属于工伤”这条规定,找父亲的单位索赔。
经过一番波折与坚持不懈的努力,赵进终于在今年春天拿到了父亲单位的工伤赔偿,给了父亲一个交代,也给了母亲和自己一种宽慰。
利用暑假去打工 为了父愿去参军
记者眼前的赵进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笑起来有点羞涩。赵进的班主任告诉记者,赵进刚一入学就被同学们推选为宿舍长,还与舍友们约法三章,共同维护宿舍的荣誉。哪位同学的床铺整理不好或者哪位同学病了,赵进都及时出手相助,碰上哪位同学受委曲了,赵进也总是仗义执言,被学校评为“优秀宿舍长”。他还是班里的组织委员、篮球队主力后卫,运动会上的短跑、跳远健将。赵进还利用所学的机电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班级的义务维修小组,帮助他人维修小电器等。
记者从母亲展俊玲处得知,赵进利用暑假时间在济南打了一个月的工,顶着烈日酷暑在室外安装电缆线,赚了2000元钱,说是给母亲花的。9月5日,赵进就要参军入伍去了,这是父亲生前的愿望。“我支持儿子参军,但儿子舍不得我自己一个人在家,说一去就是两年多,怕我孤单。”展俊玲哽咽着说,“希望儿子在部队上好好锻炼,将来有出息,这样我和他爸爸就安心了。”
新闻推荐
...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