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10点半,在山大路和解放路交界口西南侧,记者看到一根电线杆立在盲道上记者王善龙摄点击查看原图昨天是第30个国际盲人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省城盲道缺失情况严重,很多路段盲道被摊位或自行车占据,形同虚设,在采访中,一位盲人朋友告诉记者:“我认识的99%的盲人根本不走盲道。”记者朱彩玲陈晶实习生兰志远
[记者探访]文化西路:闭眼没走两步差点儿撞上脚手架
记者从文化西路与历山路交叉口的大润发出发,沿着文化西路走到青年东路,想要体验一下盲人的感觉,却没想到一路“历尽艰辛”。
从大润发门口出发,短短30米的人行道路上根本看不见盲道的影子。记者很无奈的走过了这片商业区,闭上眼睛没走两步,忽然脚下一空,吓得赶紧睁开眼睛,发现脚下的盲道上竟然有一个不稳固的井盖。抬头看去,人行道上竟然有一架施工用的脚手架。
泺源大街:顺着盲道走一会儿一绕道
作为省城主干道之一,泺源大街上的公司和酒店众多,记者探访发现,街道两边的人行道和盲道很多都已经变成了这些企业的自行车停车场或者大门出口,盲人要想在泺源大街行走,几乎每隔200米就会遇到障碍。
昨天下午,记者从泺源大街和历山路交界处出发一路西行,刚刚走了200多米,盲道突然消失了,前方变成了一家酒店的出口,来往车辆密集。随后记者继续前行,发现前方几乎每隔200米,就有一个企业出口,而通过观察,记者在盲道上没有找到明显的提醒盲人慢行的标记。
20分钟后,记者走到了趵突泉南路,经过计算,如果是盲人通过这段道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道路需要绕行,此外平均每走300米左右就需要慢行躲避车辆。
解放路: 700多米道路有多处盲道缺失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解放路与黑虎泉西路的交界处,刚到路口就看到路边的人行道上搭建了一个售货棚子,正好压在了盲道上。而顺着道路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后,记者发现盲道消失了,记者也没有找到任何标有盲人行走的标示牌子。周边居民告诉记者,这段道路自从前两年改造后,就没有标示盲道。
又向前走了大约100多米,黄色的盲道才又重新出现,随后记者一直走到解放路与历山路交界处,突然发现盲道又消失了,前方变成了一面刻有花纹的外墙,足足占据了几十米盲道。通过使用百度地图测量,记者发现从黑虎泉西路到历山路,总长为700米左右。
[观点]
小区、银行、商店等都应实现“无障碍”
“虽然目前对盲道大家都不是很认可,但我们强烈呼吁能有一个无障碍的环境。”张欣认为,除了在大马路上建设盲道和无障碍设施,他们的生活需要更多的“无障碍环境”:“比如,银行、商城,比如电梯里,我们都很难知道怎样能到达我们想到的楼层;另外,公交站台上,目前我们都无法从站台上了解从这里能坐几路公交车。”
盲道不帮盲还是重视度不够
残联的一位人士认为,与无障碍硬件建设同样重要的是民众的观念建设,不少人认为残疾人只是极少部分,没必要投入那么大资金进行无障碍建设,占用盲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然而盲人是弱势群体,对他们的关爱首先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况且我国还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盲人的出行已经是一项不容忽视的民生问题。
盲人朋友直言:“99%的盲人不走盲道”不是没法走就是不敢走
2005年,山东建工学院四名大学生曾经做过一份“济南市残疾人出行环境调查”,该报告显示,当时盲人对济南为其特设的盲道的日常使用率几乎为零。8年过去了,济南盲道的使用率有所改变吗?张欣是一位盲人朋友,他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铺。一听到记者采访盲道的问题,张欣的第一反应是:“盲道?我周围的盲人朋友99%都不用。”
为什么盲人朋友对帮助他们克服生活障碍的“盲道”如此不认可?“首先现在的盲道设置很不健全,有些大马路上都有盲道,可能使用率并不高,而我们盲人真正需要的无障碍设施,很多都没有设置。比如,小区门口、家门口等等,盲道或者是无障碍设施几乎都没有。”张欣告诉记者,对盲道他们之所以不走是因为不是没法走就是不敢走。
济南市一家福利企业的一对盲人夫妇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很少上街,“其实我们很想走出去接触社会,但总觉得不管是路上还是生活中,有太多的障碍,路上‘拦路虎\’‘绊马索\’太多,我们早就对盲道失去信任了。”
新闻推荐
商报消息(记者冯云云)记者昨日从招商银行了解到,该行将于2013年10月18日20:00至10月20日20:00对北京市、山东省、...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