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术明王永
“土小”企业拆除现场“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环保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对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大汶河水质改善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特别是在推进济莱协作区建设过程中明确要求,要牢固树立生态就是资本,环境就是资源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优势,以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融入济南经济圈。”谈起环保工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莱芜市环保局局长毕占明开门见山。
10月12日,莱芜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环保百日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打一场环境保护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莱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环境保障。毕占明说:“这次百日攻坚活动,将莱芜市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莱芜市环保百日攻坚行动已到排查整治阶段,各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网格化”奠定百日攻坚基础
按照莱芜市委、市政府对这次环保“百日攻坚”行动的要求及“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莱芜实施了网格化管理体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制,不单纯是一种倒逼地方政府的行为,更是一种狠抓质量管理,落实责任,将效果纳入长效监督监管的具体指向。网格化管理体制的实施,固化了各级各部门职责范围,让莱芜环境有了很大改观。”毕占明这样告诉记者。
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莱芜市在市、区、镇、村四级建立了环保网络,各级责任单位各司其职、相互联动、综合监管,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环保工作网络,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对污染易发多发地段实行重点管控,安上眼线“监控器”,让他们无处遁形;对污染易发多发人群做到重点关注,给他们戴上“紧箍咒”,彻底从源头上杜绝复燃隐患。
“河长制”改善水环境质量
为进一步落实水环境保护责任,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莱芜市对市内大汶河、嬴汶河、方下河、嘶马河、辛庄河、颜庄河、孝义河等7条主要河流实行“河长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行政辖区范围内河流的“河长”,是水生态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负责河道的水生态、水环境改善和水质安全负总责。
通过实行“河长制”,明确各级政府防洪、治污、保洁责任,加强对河道的治理与保护,严禁私采滥挖河砂和非法围网养殖行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对河道两侧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关闭搬迁与规范整治;加强对河道两侧企业的废水治理与监管,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对违法建设的土(小)项目依法予以取缔等措施,以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据了解,环保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并在多部门的督导配合下,全市已依法关停取缔辖区内90多家“土小”企业,清理河道网箱1300多个,有效打击了违法生产行为,促进了水质改善。目前,莱芜市水环境质量排在全省前三位。
“治异味”赢得百姓赞誉
“由于莱芜市产业结构的原因,年燃煤量在2300万吨左右,跟北京处在同一水平上线上,所以,莱芜治理空气污染的压力很大。”毕占明告诉记者。为治理空气污染,早在2011年,有关部门即对588家“土小”企业进行了全部关停处理,但是近年来“土小”企业又有所反弹。
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莱芜市确定以市民反映强烈的异味污染企业为重点治理对象。莱芜决定,对无环评审批手续、批建不一、群众反映强烈的化工项目一律责令停产治理,经完善手续、治理达标并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手续齐全的化工项目,凡是存异味不能达标的,实行限期治理,建设有机废气收集、回收和处理系统。治理无望的,依法予以取缔关闭。
11月8日,对兴业滤材和芳兴苑的居民来说都是个特殊的日子——— 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兴业滤材正式停产搬迁,这标志着芳兴苑的居民受化工异味困扰的状况得到了解决,也意味着兴业滤材向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迈出了坚实一步。
说起兴业滤材和芳兴苑小区的关系,要追溯到2009年小区居民的正式入住。小区居民发现,由于距离太近,附近企业产生的化工异味严重影响生活。为此,小区居民多次到环保、规划等部门上访,有些居民甚至为此常年投诉。然而,兴业滤材也是一肚子苦水:是企业存在在先,居民小区后搬来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搬迁似乎成为唯一出路。但不论是小区还是企业,搬迁都要涉及到土地、资金、规划等各方面,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最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将兴业滤材搬迁到高新区化工产业园,同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企业一定帮助,促成了问题的解决。根据百日攻坚行动的要求,年底前还将有多家企业完成搬迁,还居民以清洁的空气。
(本报记者 曹术明 王永)
新闻推荐
百姓健康的守卫者——— 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泉城卫生青春榜样”获得者赵小冬
作者:杨晨编者按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每位儿童的健康成长。他负责全市每年40多万名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疫苗计划制订、疫苗针对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等工作,在济南市180多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