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稿件采写 女报记者 薛冬 实习生 梁玉莹 摄影 记者 赵晓明
.实验用品:两种口味的木糖醇口香糖(香橙、草莓)、无糖黑咖啡、果醋饮料(自左至右)。
实验人员依次用丝巾遮住4位志愿者的双眼,并要求志愿者在实验过程中捏住鼻子,不得摘下丝巾。
春天气温变化明显,感冒病毒也很“猖狂”。孩子病了不肯喝中药,父母为转移注意力,无奈捏着鼻子,哄着孩子强行灌药。济南市民杨欣睿差点儿因此使得4岁的儿子窒息。“捏住鼻子灌药的方式,不仅不科学,还很危险。”专家建议家长喂药时,注意药量,可以用小酒杯小口倒着喝。
市民宋薇怀孕前为调理身体,喝了不少中药。现在宝宝3岁了,可一提中药,还心有余悸。她怕孩子觉得中药苦不肯喝,就边哄着孩子转移注意力,边捏住鼻子把药往嘴里灌,嘴里还说着“不闻,咱们两口就喝下去了”。记者了解到,不仅宋薇,很多家长给孩子喂中药时为了哄孩子,经常采用“捏鼻灌药”的方式。
对此,济南鲁医中医药研究院首席专家、主任中医师欧阳继鸿称“很不科学”。他说,捏鼻子喝药稍有不慎,会造成严重后果,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容易将药物呛进呼吸道中,或是吸入肺部导致窒息。
孩子嫌中药太苦不喝怎么办?他说,给孩子喂药,量一定要少,少熬一些。家长可以用小酒杯一口一口地倒着喝。“不要用勺子,用勺子小孩抗拒的话咬到勺子容易划伤嘴,用酒杯比较安全。”
除了“捏鼻灌药”是哄孩子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很多网友认为是为了让“良药”不“苦口”而为之。捏着鼻子喝中药真的能转移注意力吗?“良药”咋喝才能不苦口?本期都市女报新闻实验室邀请4位志愿者遮盖双眼、捏住鼻子真人实验,结果志愿者虽能分辨出酸、甜、苦等基本味道,但无法判断不同果香味。具体的味道是由气味流入鼻部的嗅区,再进入大脑后判断的。
捏鼻子喝药 该苦还是苦
实验 遮眼屏息竟分不清糖的口味
实验时间:3月19日
实验人员:嗅觉、味觉正常的4位志愿者,编号为 A、B、C、D。
实验用品:丝巾,两种口味的木糖醇口香糖(香橙、草莓),果醋饮料、无糖黑咖啡。
实验人员依次用丝巾遮住4位志愿者的双眼,并要求志愿者在实验过程中捏住鼻子,不得摘下丝巾。
随后,在4位志愿者手上依次放草莓味口香糖,要求其品尝味道。
1分钟后,再次发给4位志愿者香橙味的口香糖,让他们品尝味道。“只是觉得有甜味,就是尝不出是什么果味的口香糖?”志愿者A有些惊讶。无独有偶,其他3名志愿者也有同样的感觉。
接下来,取相同的纸杯,实验人员将苹果味的果醋饮料、无糖黑咖啡各分盛4杯。将4杯果醋饮料,分别发给4位参与实验的志愿者品尝。
取4杯无糖咖啡,依次给4位志愿者品尝。
以上步骤全部是在4位志愿者捏着鼻子,蒙上双眼的前提下完成的。这时,实验人员要求志愿者们松开捏住的鼻子,再次品尝果醋饮料和无糖黑咖啡。
此时,志愿者们又开始发言了。“刚才捏住鼻子的时候,就觉得有苦味,松开鼻子以后,才尝出来是咖啡。”志愿者B说。志愿者D称,与松开鼻子品尝相比,捏住鼻子尝的酸和苦的味道略淡一些。
实验结果:4位志愿者遮盖双眼、捏住鼻子后,仍能分辨出酸、甜、苦等基本味道,但无法判断不同果香味。另外,与松开鼻子比,捏住鼻子尝到的酸和苦的味道要略淡一些。
实验证明:遮盖双眼、捏住鼻子吃东西,只尝出酸甜苦辣,但分辨不出“香”味。
解释 捏鼻子阻碍果味进入嗅区
人们观念里,舌头上充满了味蕾,它能“负责”品尝一切味道,可实验中,为何志愿者们分辨不出两种口味的口香糖呢?对此,济南市口腔医院口腔粘膜科副主任医师薛兰德说,味道是通过3种不同的舌部神经传达给大脑的。它们分别是:舌头前三分之二的面神经、舌头后三分之一的舌咽神经和局部区域的迷走神经。“舌头只能感觉到酸、甜、苦、辣、咸,并不能感觉到香味。”
所以上述实验中,口香糖进入志愿者嘴中,虽然看不到,闻不到,但通过味觉神经的传导,能感到甜味。但是具体到是什么口味,则是由鼻粘膜负责的,气味通过气流进入鼻部的嗅区,再进入大脑,人们是通过记忆分辨口香糖究竟是甜橙味还是草莓味的。“人们感冒若是鼻塞,因为闻不到饭菜的香味,就会觉得食不知味,影响食欲。”他说。
新闻推荐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召开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进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卫生局统一部署,为全面提高济南市卫生状况,打造城市名片,进一步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按照《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