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糖尿病“甜蜜的隐形杀手”

来源:都市女报 2014-04-09 03:40   https://www.yybnet.net/

作者:高云

女报记者 高云 通讯员 马庆林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大约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其中包括6,050万男性和5,340万女性)。研究报告称,2010年可能有4.934亿中国人已经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高于正常水平,有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糖尿病已成为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最令人担忧的是,我国18岁以上居民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仅为36.1%。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逄曙光教授提醒大家,糖尿病是一个“甜蜜的隐形杀手”,因其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没有感觉,但是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所以,糖尿病预防非常重要。

专家名片

逄曙光:女,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省政府公派赴美访问学者。被授予山东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泉城卫生学者、2011年济南市卫生系统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承担着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和济南市国际合作计划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6项。

专业擅长:长期从事内科疾病的研究与诊治,尤其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痛风、肥胖、垂体瘤、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周三全天

管不住嘴的他二度住院

45岁的刘先生今年已经是第二次住进医院了。他患糖尿病已经有3个年头,在平时血糖控制得还行,但是一到了聚餐饮酒,吃东西就很难控制,导致血糖忽高忽低。前两天,大学同学聚会,刘先生一时兴起,海吃海喝,结果导致血糖骤升,昏倒在地,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

逄曙光教授形象地比喻道,刘先生这样的饮食行为就像拿刀在伤口上划。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理饮食,一定要管住嘴,这才是治疗的根本。“管住嘴”对很多人来讲就像生活打了折扣,很难做到。逄曙光教授表示,但如果饮食不控制的话,不管多好的治疗药物,都是枉然。另外,还要迈开腿,适当的运动。

谈到现在糖尿病发病率高,但群体认知率却不高的现状,逄教授说,糖尿病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日常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既要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糖尿病教育,也要让健康的人认识到糖尿病预防的重要性。“一块西瓜热量能抵一碗米饭,15粒花生热量等于一勺油……”每当遇到听不懂或不重视的患者时,逄主任和科室的医护人员都会拿出一个菜篮子,然后形象地作比喻,解释饮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而像这样通俗易懂、活泼有效的健康教育讲座,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定期举办,以此来提高大家对糖尿病的认知度。

血糖达标是一辈子的任务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眼底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下肢溃烂等。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让血糖达标是一辈子的任务。

所以,要定期检测血糖,且让其控制在安全范围(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并发症。需监测的生理指标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糖尿病人,只有在血糖8-10以上时才会检测到尿液中的糖分。血糖在7.5或8以下的,很多都被忽视了。因此,每周至少三次测指尖血糖,应在空腹、饭后、睡前各测一次血糖。“如果空腹血糖高,要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两小时血糖等指标。”逄曙光教授说,糖尿病患者至少四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看一下血糖的控制情况;每年看一下眼底检查;每年全面查一次体。

从糖尿病到并发症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多数患者都无法躲过去,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能超过80%。但如果能尽早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提前干预,是可以阻止病情发展的。逄教授提醒,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糖尿病隐性人群应该引起重视,如:年龄35岁以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分娩过巨大胎儿(出生时婴儿体重≥4千克)的女性;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长期熬夜的人;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经常发生低血糖现象的人群等。

老两口同吃一种药做法不可取

65岁的王大妈和老伴都患有糖尿病,觉得症状都差不多,王大妈经常在自己的药物吃完时,就吃老伴的药。“老伴吃的降糖药对他有效,那么对我一定也有效。”王大妈说。生活中有不少像王大妈这样的现象。有的糖友听别人说用优降糖效果不错,于是自行购买优降糖并按说明服用,结果导致严重的低血糖昏迷,这是忽视治疗个体化的恶果。逄曙光教授表示,每位糖友血糖水平高低不同,胰岛功能状况不同,胰岛素敏感程度不同,饮食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等等,太多的不同要求为每位糖尿病患者提供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同一种降糖药对同样患有2型糖尿病的两位患者,效果会完全不同。

目前降血糖的药物种类很多,很多患者对用药不是很了解,经常把几种药物一起混着吃。这是很不对的,逄曙光教授说,同一类药不能同时吃,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还有一些患者喜欢听信各种各样的治疗广告,病急乱投医。“几年前医生就建议我用胰岛素,我不信。几年中花了五六万听信各种治疗广告,每个广告推荐的药物用一两个疗程,效果不好再换,最后我的身体被拖垮了,还得回来打胰岛素。”正在住院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逄曙光教授特别提醒,糖尿病是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不要轻易相信广告虚假宣传。发现血糖不正常,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打胰岛素不会产生依赖

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很高,服药效果不好,就需要补充胰岛素,很多患者害怕打胰岛素会上瘾。对此,逄教授解释道,如果胰岛功能不好,那就得用胰岛素。胰岛素不是毒品,不会产生依赖。她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小马拉车,累得气喘吁吁了,打胰岛素就像给小马减负,等到它恢复体力了,再把东西放上去,肯定就会觉得轻松了。“打上胰岛素自身胰岛会得到休息。现在孕妇糖尿病患者很多,如果用药只能选择胰岛素,其他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有影响。”

在胰岛素治疗方面,也有不少误区。对此,逄曙光教授一一做了解释。

案例1:李女士患糖尿病多年,因为工作忙,有时注射了胰岛素不能按时进餐,结果多次发生低血糖;张先生也用胰岛素治疗,有一天去爬山,他还按平时注射的剂量注射,结果导致低血糖。

提醒:胰岛素剂量是按照规律的饮食和运动定好的,所以,在固定了胰岛素用量之后,饮食和运动量不要做大的变动。如果事先知道有较大的运动量,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或者增加进食量。

案例2:刘先生患有糖尿病,半年前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院急救。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刘先生恢复很好。出院后,他还是沿用住院时的方案继续治疗,结果经常出现低血糖。

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得以控制时的胰岛素用量并不代表日后所需的维持量,应根据日后的饮食情况、运动量大小、有无应激状况及血糖变化及时增减。

案例3:身患糖尿病的马先生久病成医,经常自己在家里调整胰岛素用量。最近他发现早晨空腹血糖高,就在早餐前多打了2个单位,结果发现空腹血糖还是高。

提醒: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异常时应听取医生的意见,而不是盲目调整胰岛素用量。如果空腹血糖高,在排除头天晚上胰岛素用量不足的问题后,还应考虑降糖药用量过大或过度饥饿而引起短暂低血糖,随后出现低血糖后的高血糖情况,以及黎明现象。如果是因头天晚上胰岛素用量不足所致的空腹血糖高,应增加睡前胰岛素的剂量,而不是加大早餐前的剂量。

温馨提示

1型糖尿病病因有遗传因素,但主要还是与免疫有关系,所以治疗很重要,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但只要控制好血糖,可以较少发生并发症;2型糖尿病与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果不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20岁以上的人50%随时都会发生糖尿病。所以,在思想上一定要有“少吃,少吃”的意识,每顿饭吃7成饱就足够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患糖尿病,子女就是高危人群,平时脂类食物应该少吃,控制肉类摄取。很多糖尿病患者不吃粮食,这也是不正确的,身体的热量还是要靠这些东西来转化。

新闻推荐

父母争吵13岁少年开车上高速

作者:韩晓璨女报记者 韩晓璨编者按 “叛逆期”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耳熟能详的的词汇,可是一旦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家长们仍难免错愕。很多人似乎忘了自己曾经的青春,只为孩子的不乖而烦恼。在...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糖尿病“甜蜜的隐形杀手”)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