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雅然摄影记者赵晓明
女报实习生 于璐 记者 刘雅然摄影 记者 赵晓明
“妈妈,班里的小朋友都嘲笑
你胖。”最近,家住杆石桥附近的张女士
多了一个新烦恼。自从去幼儿园接女儿后,女
儿回家总会抱怨自己的身材。无独有偶,李女士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因为自己脸上的痣非常明显,孩子在幼儿园受到嘲笑,竟然拒绝自己去幼儿园接送。不少家长表示,现在自己不打扮漂亮都不敢去学校接送孩子。
家长外貌成攀比对象
“没想到孩子竟然抱怨我胖,真让人觉得寒心。”张女士对孩子的抱怨不知所措。孩子之间攀比是常见的现象,比吃穿、学习用具等等。但现在家长的体型、外貌也成为孩子们攀比的内容,不少家长表示忧心。李女士因为脸上长了一颗痣,女儿不让她去学校接送。这个痣甚至成了女儿的外号,让孩子背上巨大的心理负担。“难不成我还要去整容。”李女士很气愤,年幼的女儿现在竟然开始为外貌发愁,李女士担心以后该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表示遇到过相似情况,自己在去幼儿园或学校前都会好好打扮一番,买新衣服、做新发型,已不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不给孩子“丢面儿”。“每次开家长会前,妞妞总提醒我要穿得漂亮才行。”张女士笑称,家长会前,很多美容美发店应该生意都不错。
现在,孩子间除了吃穿住行,父母的身材外貌也成为攀比的对象。“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喜欢漂亮的东西。小孩子都学坏了。”许多家长说,平常聊天时,父母会无意中评判别人的样貌,比较对方的收入、家庭状况。小孩子在一旁也就学会了比较,在学校就会与同学攀比。
为了不丢人家里买辆车
虽然赵先生和妻子都不会开车,但他最近仍然买了一辆12万元的小轿车。因为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总抱怨家里没车,让自己在班里抬不起头。赵先生了解到,儿子所在的班级,同学家里几乎都有车。同学们上下学都是车接车送。虽然,赵先生家离学校很近,但孩子还是希望父母能用车接送。“没办法,我们只好先买车。”赵先生苦笑,“现在我们正忙着考驾照,先让儿子跟同学说家里是有车的。”“我也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但班里同学都有就我没有,感觉自己像是异类。”4月1日中午,女报记者采访了刚刚放学的几名学生,济南市某初中的小王说,他也知道父母工作挣钱不容易,但如果班里同学都买的东西,比如鞋子,他也会求父母给买。“学校填家庭统计信息,我就害怕别的同学看到我父母的职业。”正在上高中的小曹说,班里谁的父母是老板,谁的父母在政府部门,大家都知道。“有时班里或学校里搞活动,老师也会找家长来帮忙。”小曹表示自己在班里从来不会提起自己的父母。
求美无错 引导是关键
“小孩子喜欢漂亮的阿姨很正常。”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老师卢敏说,求美是人的本能,孩子喜欢漂亮的东西无可厚非。“但小孩子评价大人的美丑是不正常的,家长和学校应当正确引导。”卢敏说,低龄儿童最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孩子们评价家长的美丑行为可能就是模仿家长或者老师的行为。“幼儿园的孩子评价家长的美丑,主要责任在幼儿园。”幼儿园和家长应当教导孩子,外表的美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心灵美。
“老师可以在家长会上跟家长们协商,规定统一的零用钱标准。”卢敏说,家长现在都会给孩子不定数额的零用钱,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很容易造成攀比。规定零用钱的数额,监督孩子记账,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也可以遏制攀比风气。
社会中已经出现许多因攀比酿成的悲剧。学生为请客,买礼物而去抢劫,偷盗。“我们的社会和家庭还需要正确引导,教育孩子追求内心的富裕,比谁的知识多,而不是比谁有钱。”卢敏说。
新闻推荐
女报记者 赵景雪“说到找泉范儿,不能不提咱们济南的老商埠。瑞蚨祥绸布店、燕喜堂、聚丰德、宏济堂这些老字号,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泉范儿。”“找找泉范儿”活动启动后,不少对济南老街巷、老店...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