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平
“如果不救她,我会后悔一辈子。”好的哥郭振华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600多万济南人的心,半夜里遇见女乘客跳进黄河,郭振华冲进黄河拉住她,开始了三小时的救援,最终该女子的女儿没有失去妈妈。这则消息昨天经本报报道后,郭振华获得了读者和网民的盛誉和点赞,再次展现了真情与正义带来的巨大力量。
危难时分挺身而出,往往来自一种本能的善意。与郭振华一样,的哥时登生捡了苹果手机,用快递寄还了南京失主;一个女孩在公交车上晕倒,公交司机杨永森驾车将她送往医院,还对她进行陪护;的哥石本东为救误吞高锰酸钾的女孩,一路“闯红”……我们身边最最普通的人,总能用道德和良知书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心传奇。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功利化的当下,虽然时而曝出“搀扶老人反被诬告”的消息,但人们普遍的道德良知并没因此被侵蚀,扶老携幼的优良传统并没有因此被伤害。“草根英雄”一次次托起社会道德标杆、一次次激起人们心中的温暖时,我们可以坚信:世间自有真情在,正义和善念仍是社会主流,中华传统美德仍在一脉相传。
良知不仅应该被激发,还应该被称颂、被传递、被普及。用政策引导见义勇为、用机制激励见义勇为、用舆论宣传见义勇为,使广大市民愿意见义勇为、敢于见义勇为、乐于见义勇为,才能形成英勇行为层出不穷、见义勇为蔚然成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见义不为,无勇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论语》和《孟子》的这两段话,诚哉斯言。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征的民族精神,既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所在。很难设想,没有了见义勇为,整个社会将会变得人情冷漠、世态炎凉;缺乏正气和正义,歪风邪气必然在社会蔓延盛行。这显然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必将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见义勇为,不仅代表着民族精神和社会主流,更是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的崇高体现。在和平建设时期,谁是英雄?谁是楷模?郭振华、时登生、杨永森、石本东们当之无愧。他们是社会正能量的代名词,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榜样。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就要在全民中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在全社会汇聚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强大道德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需要每一个公民身体力行。
新闻推荐
山东整治代步车 本月起严查一年老年代步车上路就处罚无证无牌都不行查住将扣车罚款将禁生产禁销售
作者:王锋摄老年代步车在快车道随意穿行 记者王锋 摄老年代步车在快车道随意穿行记者王锋摄□本报记者 徐敏在街头,随处都可以看到代步车的身影:有的走非机动车道,也有的在快车道中与机动车...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