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锋摄
昨晚8点,在华能路西段,摆在人行道上的烧烤摊烟雾弥漫。
记者王锋 摄
19日晚8点,在华能路西段,摆在人行道上的烧烤摊烟雾弥漫。 记者王锋 摄
□本报记者 黄黎
邵猛
随着夏季到来,气温升高,济南的夜晚逐渐活跃起来,夜市、马路烧烤等十分火爆。为市民提供夜间消遣的同时,也因堵塞交通、噪音扰民、污染环境等问题招来众多指责。最近,本报频频接到市民投诉。5月19日晚,本报记者兵分两路,夜探部分夜市和马路烧烤摊,发现路边生意虽然火爆,但“脏乱差”的帽子却很难摘掉。
占道夜市
路人绕道走垃圾遍地是
地点:王官庄附近
几百个摊位占非机车道,路人只好骑上快车道
19日晚8点多,在南辛庄西路附近,路西400米路段,摆着大大小小几百个摊位,这就是远近闻名的王官庄夜市。
记者看到,路西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摊位一个接一个,服装、鞋帽、小吃等都有,七八米宽的路面被占去一半,中间仅留有二三米宽的窄道供人通行。周边但凡能用上的,都没闲着,大树上被绑了电线、公交站牌上挂着衣架、绿化带堆着废纸盒……
“真是一片脏乱差。”家住附近的张女士感叹,每天打这儿过,听着两边大喇叭发出的噪音,感觉头嗡嗡的。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到5分钟的功夫,就有三四十辆非机动车取道机动车道,在汽车中穿梭,看得人提心吊胆。
夜市西边紧邻王官庄小区,家住王官庄九区的陈大爷说,他在小区住了20多年,是看着夜市长起来的。“这个夜市差不多有五六年了,此前是在路东,后来路东修了个小广场,摆摊的一大帮人就跑到了路西。”
他说,这些年小区进行了提升,环境越来越好,可每天晚上一出小区门,眼前一片乌烟瘴气,有时早上起来看到满地的塑料袋、污水,真的觉得挺闹心。
地点:腊山立交桥
一晚产生8车垃圾,俩人3小时才扫完
19日晚,记者来到腊山立交桥附近,路北东西绵延四五百米,摊位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占去大半,蔬菜水果、日用品等应有尽有。附近还摆着一些烧烤摊,烟雾缭绕。
家住附近段店馨苑的王先生说,这个夜市此前还不成气候,今年,随着周边小区入住人口增多,摆摊的越来越多,卖啥的都有。在该小区 23号楼1单元,一些居民说,楼下就是烧烤摊,加上那么多占道的摊贩,平时自家根本不敢开窗。
负责该区域的保洁员侯大爷说,因占道摊位的存在,每日垃圾量很大,每次打扫都是一地脏东西,菜叶、瓜皮等尤难打扫。“这段在附近算是比较差的区域,很多保洁员都不愿来。我今年60岁,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让来就来呗。”他说。
“我和老伴儿一起打扫附近400多米路段,每天凌晨2点半起床,3点正式到岗,比别人提前1个半小时打扫,2个人满打满算,3个多小时才能扫完。”他说,上边专门配备了电动三轮车拉垃圾,这些摊位每晚产生的垃圾,至少得装上8车。
路边烧烤摊
烟雾呛煞人喧闹大半夜
地点:华能路附近
烧烤店换了好几茬,居住七年被熏六载
19日晚7:30左右,记者从七里河路来到华能路西头,一转弯进入华能路便闻到浓浓的“烧烤味”。向东走六七十米,路北就有一家烧烤店,烧烤炉摆放在路边,十来张桌子摆在人行道上。走过兴业嘉苑小区门口,一处大烧烤店颇具规模,五六米宽的人行道上摆满了60余张桌子,两个烧烤炉同时开工。
在烧烤摊对面通往新天地小区的小路上,几位上年纪的居民正在楼前乘凉。居民王大娘称,“别看不是紧挨着烧烤摊,风一吹,烧烤味卷着白烟照样能过来”。王大爷则表示,烧烤门店主人不止换过一回,“再怎么换,还是干烧烤的”。更让王大爷气愤的是,由于附近并没有公厕,顾客常在居民楼下随地小便,“一到早晨,路口那几个垃圾桶周围全是便溺痕迹,下楼扔回垃圾熏得半天缓不过来”。
随后,记者向东步行约300米发现路南有一家烧烤店,人行道上的30余张桌子几无空余。家住锦绣泉城小区一号楼的孙先生称,“在这楼上住了7年,被烧烤熏了6年”。孙先生说,烧烤店就在自家楼下,“他们天一暖和就搬到马路上,常年不歇”。孙先生将记者带到该门店南侧,“你看,厨房员工一炒菜,烟正好往小区小广场吹,没几个人能在那坐得住”。
地点:长盛小区附近
吵吵闹闹到凌晨,关着窗户照样呛
19日晚8:30左右,记者来到明湖东路与霞侣市街的路口北侧发现,东西两侧各有一家烧烤摊“霸占”着人行道,东侧一家摆着二三十张桌子,顾客较少;西侧的一家则明显火爆很多六七十张桌子在门店前铺开,烧烤摊店员招揽客人的吆喝“声声不断”,烧烤摊西侧,几个小商贩相隔数米分别摆摊卖衣服、饰品等。
随后,记者来到长盛小区南区一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在10号楼西侧,记者发现一处烧烤摊,众多食客分坐在数十张桌子旁,食客的说话声与店员的吆喝声“交相呼应”。居民刘女士向记者大倒苦水,“我家就在烧烤摊上的三楼,楼房挨着烧烤真是受不了”。刘女士称,楼下的烧烤摊几乎天天客满,一直吵吵闹闹折腾到凌晨,“夏天晚上开个窗户透透气,是想都不敢想,关着窗户还呛得受不了,更甭说开窗”。“不少食客把吃完的花生皮等就往地上扔,摊主也打扫不干净,再加上露天炒菜,油污、刷锅水洒得遍地都有,想扫干净这些地方,真是费了劲。”负责附近几条街道清扫的一名环卫工向记者诉说自己的难处。
新闻推荐
长清区孝里镇的风力发电项目记者张刚摄□本报记者 王颖军成也新能源,败也新能源。超日太阳、天威保变、华锐风电,这些老股民们非常熟悉的大牛股,近期相继戴上了“*ST”的帽子。若干年前...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