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陈冕(1859年-1893年):天生聪颖,博闻强识,14岁便考中秀才,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秀才之一。光绪九年(1883年)4月21日,24岁的陈冕一举夺魁,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之一,也是清代建朝以来的第105位状元。
就在陈冕中状元的那一年,黄河决口,山东历城、邹平、利津等县40余万灾民无家可归。陈冕和其父陈恩寿一次捐出数万银两救灾,并亲自到抗洪前线参与救灾。光绪十九年(1893年),山西发生大旱,陈冕将家中余财凑成黄金千两全部捐献。为了筹集救灾资金,陈冕还先后将状元府的大部分房产变卖,只留下几个小四合院给家人居住。就在这一年的8月17日,34岁的陈冕因赈灾劳累过度而突发肺心病,逝于济南鞭指巷状元府内。
199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天下第一策——— 历代状元殿试对策观止》一书曾推举出中国历史上最有建树的8位状元。陈冕位居其一,其文才、德行堪与文天祥、张謇齐名。
鞭指巷9号陈冕状元府
陈冕状元府院内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黄中明 摄
陈冕状元府所在的鞭指巷民宅片区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作为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无数文人雅客在济南留下过他们的足迹。清末,济南出了一位状元陈冕,他的故居也成为济南历史上唯一一处状元府。不过,如今的状元府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模样,只有那依稀辉煌的门楼还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状元府早已今非昔比
省府前街西邻有条鞭指巷,巷子北头有处古色古香的院落,这里就是清代状元、翰林院编修陈冕的故居。状元府原为“陈家大院”,后来因为主人陈冕在清末光绪年间中了状元,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状元府。
鞭指巷是条南北走向的小巷,状元府大门故而坐西面东。早先的状元府是由两座宅院以及花园、旁院组成。两座宅院也就是如今鞭指巷9号院、11号院。9号院是陈冕祖父陈显彝所建,11号院则为后来扩建而成。每个宅院各有八个东西向且古朴典雅的四合院,大院套小院,院院相连,方正整齐,连同花园、旁院,整个府邸占地面积很大,南到将军庙街,北到双忠祠街,东到鞭指巷,西到西熨斗隅巷,很有气势。如今的状元府仅存9号、11号两个宅院,且每个宅院都仅剩两进院落,其他宅院连同花园、旁院早已物是人非或不复存在。
状元府虽历经百年沧桑,但门楼及庭院,依然保持着旧日风貌。9号院是最主要的院落,现存三进院。院落坐西朝东,大门楼是济南清代官式住宅最典型的建筑,目前这种带前厅金柱大门楼在济南已保留不多。9号院大门是独立开间的金柱大门,穿过门楼,左转进入二道门,便来到前院。前院正房为五开间锁鼻式过厅,厅建在石砌砖铺面的高台基上,房高屋深,颇为气派。后院的正房墀头上均为圆寿或花卉等内容的精致砖雕。11号院的规制虽然明显低于9号院,但建筑风格相同。据周围街坊介绍,当年光绪皇帝御赐的“状元及第”匾额就悬挂在9号院门楼门额上。
记者看到,在9号院后院西屋南侧有一古井,至今水还很清澈。从古井往西北走,在现今西熨斗隅巷20号院内,是状元府书房,旧名“小墨墨斋”。现西熨斗隅巷16号院,有一座三开间二层砖石砌阁楼,为陈状元府后阁楼,后人推测这很可能是藏书楼。状元府后门现为西熨斗隅巷22号院,院内仅存一间状元府的小房,此院南侧是府城隍庙,原府城隍庙的地是状元府的花园,后捐献给当时的济南府修建城隍庙。
变身“大杂院”让人忧
如今从外面看,虽然状元府门楼依稀还有当年派头,但院内却早已是破败不堪。记者看到,院落里堆满了杂乱家什,居住了十多户人家,随着居住人家的增多,本来宽敞气派的状元府邸显得有些拥挤不堪,原本的前廊现已被改成了房屋,花格棂门窗已被砖墙代替,原来屋顶的小瓦片已换成了大瓦片。院子四面及各个角落布满了加盖的低矮建筑,后院堆放的杂物和加盖的建筑使每个角落都显得非常局促,光看院内布局,这里跟普通民居并无两样。“都住满了人,没法看了。”这里的老住户、“老济南”李大娘告诉记者,据李大娘介绍,自己从小就生活在状元府附近,原来这里可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记者查阅资料得知,原来状元府门楼高门槛、门枕石、石雕、石鼓样样俱全;门外两边墙上有精美的砖雕装饰,门内两侧山墙用(砖对缝作装饰;走马板上雕有百子葫芦,寓意子孙满堂、吉祥幸福。“可惜后来文革时都被破坏了,原来相当好看,”李大娘说。
李大娘向记者介绍了状元府的变迁历史,上世纪50年代,这里成了济南市第一印染厂的宿舍,越来越多的人被安排住进院里。1954年进行了改建,除了最外面的门楼,里面的两座大门被拆除,院里的树木也被伐掉,搭起了数间小房。上世纪80年代,这里住进了更多人家,人们便在任何能利用的空间里搭建住房,于是这里变成了现在的大杂院,如今已是拥挤不堪,唯有沿着狭小的便道深入院中,还能依稀辨别出前、中、后三院的院落布局。“我们都盼着状元府能重现昔日辉煌,就这么破落下去实在可惜。”附近居民说。
近年来,文物部门对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进行了挂牌保护,陈冕状元府位列之中。谈起状元府现状,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也是一筹莫展,“我们在尽全力保护,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在院内居民很多,如何安置他们是一个大问题。另外,状元府周围建筑较多,重塑昔日状元府需要一个过程。”
新闻推荐
非遗博览会征集活动投稿踊跃,会徽设计独具匠心“中国风”设计深受读者青睐
作者:张卫波□本报记者 张卫波今年10月,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3月,组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博览会会徽、吉祥物、宣传语、海报和文化衫...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