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给小博涵治病,家里已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记者高歌 摄□本报记者 张丹丹
4岁之前,在别人看来,张博涵一直是个“小胖子”。用妈妈解丽娟的话说,他饭量大、身体壮,因此肚子有点大,感觉也很正常。直到2014年4月10日,因为突然失去行走能力,解丽娟带他去当地医院就医,才被告知孩子肚子大,并不是“胖”,而是患了急性淋巴白血病。自此,整个家庭陷入了痛苦的泥沼中。
【网友转帖】“转卖二手车,救我的孩子”
21日,本报全媒体平台接到一则求助信息:网友“齐河老乡会”发微博称,近期,德州车友张如义在“汽车之家论坛”发帖欲卖车救子,这一求助帖子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经证实,具体情况是:其子张博涵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现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做化疗。前期治疗花光了家中的积蓄,无奈只能卖车救子。希望好心人施出援手,助他们渡过难关。
21日下午,记者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内四科病房见到张博涵及其母亲解丽娟。对记者的到来,他们显得有些意外。“前几天,孩子刚住院的时候,他爸爸也来济南了。白天晚上不睡觉,到处筹钱治病,结果一个不留神,他从医院楼梯栽下去,摔断了脚趾头,回老家了。卖车的事我知道,求助的事我还不大清楚。”解丽娟说。
她告诉记者,对他们来说,这场病来得很突然,“以前,孩子肚子大,我们没放在心上。今年年初,他突然瘸了条腿,不会走路了。我带孩子去德州看病,医生一看报告,说孩子肝部、脾异常肿大,让我抓紧来济南,他们看不了了。来了济南,一查竟是白血病。”
【父母心声】“治疗费再高,骨肉怎能割舍”
不幸中的大幸是,入院后,小博涵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加型,可以通过化疗进行缓解。“医生说,化疗要分11个疗程。如果不感染,一个疗程10到20天,但孩子免疫系统差,前两个疗程都有感染,所以花销特别大。”解丽娟说,第一个疗程的治疗费是5.2万元,第二个疗程尚未结束,但治疗费已高达4万元,孩子的肺部感染两天,看着费用一天天飙涨,她与丈夫的心里都在“淌血”。
参加工作不满两年时,张如义和解丽娟结婚了。婚后他们很快有了爱的结晶。对于这对新手父母来说,应对孩子的这场病,他们面临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孩子爸爸和我都是工人,两个人不吃不喝,一个月赚6000块钱,而且没啥积蓄。原本是可以过日子的,但是孩子一得病,钱就很吃紧了。不到两个疗程,我们已经没钱了,把亲戚家的钱借了个遍。”解丽娟说。
但是,即使如此,她依然不愿放弃治疗。“这几天,孩子能走了,总是黏在我身边,无忧无虑地,总是在笑。我觉得,无论再难,砸锅卖铁,看到他的样子,就值得了。毕竟是骨肉,治疗费再高,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新闻推荐
本报与airpal空气净化器厂家直销活动现场火爆家用空气净化器样机被市民抢光
时报6月21日讯 “没想到济南人对身体健康这么重视。”21日,在本报与airpal空气净化器厂家联合组织的直销活动现场,厂家如此感叹。因为当天,人们不仅抢购车载净化器,连家里用的净化器展示机也被抢...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