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科技最高奖颁给了让济南市民喝上放心水的水专家贾瑞宝。清华紫光科技城项目落户济南创新谷。二机床福特生产线出口美国
国内首条大尺寸OGS触控屏生产线在济投产。
首台国产超算“神威蓝光”在济南超算中心投入运行。(资料图片)神舟九号外涂层使用济南圣泉涂料。(资料图片)
中国航天科技园(济南)暨航天工业软件研发基地奠基。
国内速度最快的桌面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在浪潮集团下线。齐鲁软件园2013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962亿元。
世界规模最大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网在济建成。
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6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济南市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高科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 用 显 著 增强。
济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增强。截至2013年,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达369家;创新型骨干企业茁壮成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462家,居全省首位(青岛除外)。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总数达268家,自主创新产品总数达810个。
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大学等驻济高校、科研院所新创办的科技创业企业已达近百家;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培养。每年安排科技人才计划资金总额近2000万元,有力支持了科技人员科技创新活动,并组织实施了“5150引才计划”等一系列科技人才工程;科技成果惠民水平提高。全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250人,覆盖到全市80%以上的乡镇。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有100余家企业达成投资“济南创新谷”意向,清华紫光科技城确定落户济南;“济南药谷”生物医药企业已达424家,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85.1亿元,出口创汇2.7亿美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如火如荼。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科技园区6家,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9个,863成果转化基地2个;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国家级、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试点联盟总数达33家。到2013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0.55%。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深入推进。自2007年以来连续召开7次全市科技创新暨创新型城市奖励大会,共兑现奖励资金4亿元,营造全市科技创新浓厚氛围;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工作,积极推动银企对接,共受理企业贷款申请237项,帮助中小企业获得银行授信178项、11.5亿元,实际放贷金额达10.22亿元;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持续深化,市科技局在全市率先实现“零审批”,转变为纯服务性部门,并实现企业项目从申报到验收全过程“零事务性花费”,有效减轻企业负担,科技计划项目处室评审“零自由裁量权”,保障科研环境公正公平。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自1985年至2013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15112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79807件,处于全省首位。截止2013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3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0.21件。 (本报记者 许凯)
新闻推荐
唯一进出道路不堪重负 居民多次呼吁石沉大海阳光舜城断头路依然未通本报记者 胡 磊
废弃的旅游路西段荒草丛生。(胡磊 摄)唯一进出阳光舜城片区的道路拥堵严重,另一条原本设计规格较高的马路却一直废弃。2013年5月,本报曾报道此事,至今近一年半过去了,因拆迁遇到困难,这条路的打...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