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济南国资改革创新谋发展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9-29 17:1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周福宝

深化企业改革在激发活力上实现更大作为

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想实现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必须要先在活力上下功夫。为此,市国资委充分发挥国有产权“酵母”作用,通过国有股权“减少股份,增加股值”的方式,引增量,盘存量,不断放大国有资本,不断优化布局结构。

作为济南传统装备国有制造企业,西电济南变压器股份有限公司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史。身为传统企业,它也难以避免地遭遇到行业产能过剩、需求降低、竞争日趋激烈,内部亟需调整等一系列难题,因此出现了经营业绩不佳,连年亏损等困难局面。

在市国资委的主导下,济变股份与中国西电的战略重组,在引进5亿元资金的同时,企业资产、产品、市场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从制度和资金上解决了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问题。目前,公司开始发挥在低电压、大电流,高电压、小容量,以及在牵引变、整流变、多脉波干式变压器、干式自动消弧接地系统、烧穿变组合系统等特种变的制造技术优势,进一步拓宽市场。不仅如此,在战略重组的过程中,虽然国资委持股由47.25%降至21.55%,但持有股值却从1.53亿元增加至1.98亿元,放大了国有资本。

济变股份是市国资委在国企改制重组,发挥国有产权“酵母”作用的一个缩影。在激发企业活力上,市国资委注重贯彻落实市委市府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通过优化结构、开拓市场、强化管理等多路径的整合聚力,助推国资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目前已先后完成百货大观与长春欧亚集团、人民商场与振华集团、山东建设机械股份与山推股份等资产重组项目,引进投资14亿多元。大观园、人民商场等老字号企业和解历史债务近10亿元,不但甩掉了历史包袱,而且盘活了资产,获得了新生。

在对传统企业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同时,市国资委还注重以新项目的建设,来带动国企产业发展的新活力。近年来,全系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8个,投资总额43.23亿元,引进内资11.5亿元,吸引外资1.04亿美元。

济变股份长清新厂区,二机床集团铸造平阴基地、提升重型机床制造能力技术改造和数字化研发中心,金钟衡器公司章丘工业园传感器搬迁改造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兴建及投产,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欧亚大观园公司的欧亚大观综合体、元首集团平阴十万锭精梳纺纱、齐鲁化纤集团的商河纺织化纤工业园等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将有效发挥大项目的带动效用,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不断激发企业活力的举措下,今年1-8月,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资产总额同比增长4.58%;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2.80%;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2.60%;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8.98%;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03%。

加快创新步伐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

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如何继续保持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快创新驱动步伐,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继续抓好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项目的实施、储备、筹划工作,抓好企业研发机构的达标升级工作,不断推动企业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这是市国资委面对这一问题的答案。

今年上半年,市属国企在创新领域喜讯频传:济南二机床的“PLS4-6000-5000-2700单臂同步快速送料线的开发研制”项目和济南金钟衡器公司研发的“智能溯源计价秤”等项目相继完成。

在坚持创新驱动的总体思路下,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高端产业体系初见成效:二机床集团先后承担了“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等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35项关键技术难关,企业研发的单双臂高速送料线、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伺服压力机等冲压产品,始终与国际最新技术接轨,实现了同步开发。西电济变股份公司节能型干式变压器、重工的双进双出钢球(煤机、金钟电子数字传感器、元首针织公司新型环保小浴比溢流染色机等名牌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均达到了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市国资委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振兴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自主创新工作,引导企业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发展壮大优势企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实施百项自主创新、百项人才培养引进“双百工程”,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在驱动创新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围绕自身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技术装备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联合创新、新技术推广等重点工作,强化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争创更多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全系统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2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7个,市级3个。累计完成科技开发项目145项,累计研发投入14.8亿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全系统拥有国家名牌产品4个,省名牌产品7个,市属国企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新一轮的国资国企改革呼之欲出。在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日益突显的环境下,如何继续保持济南国企“四升一降”,国资运行质量持续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大幅提高,给肩负着国企改革发展重任的济南市国资委带来了新的考验。

面对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围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一总要求,济南国资国企在结合济南实际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以市场化为导向,坚持改革创新谋发展。对此,市国资委主任王嘉振表示,“要努力履职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着力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中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强化帮扶解困在惠及民生上实现更大作为

济南市去年启动的市属国有困难企业帮扶解困工作,无论对改善民生,还是企业脱困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市国资委本着职工利益优先、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坚持把帮扶解困工作作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的动力和抓手,加大工作力度,改善了民生,推动了企业改革脱困、焕发活力

“必须要保证困难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帮扶解困工作一开始,市国资委就将其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生动实践,抽调精干力量,打破工作常规,创造性开展工作,分类分批推进企业帮扶解困。

在坚持民生优先,全力解决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思路下,帮扶解困工作首先重点解决群众急切要求解决的拖欠医药费、职工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死亡职工抚恤金、职工遗属生活费、因公致残职工补助费等五项内债。目前,这五项内债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同时,在做好第一批资金发放的基础上,加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第二批安排2.6亿元帮扶解困资金用于职工个案清缴社会保险费、解决第三批职工退休独生子女父母养老补助、采取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的18户企业职工的安置费和春节两节慰问救助,职工个案清缴社会保险费政府帮扶比例由70%提高到100%,最大限度维护了职工群众合法权益,职工群众从帮扶解困工作中见到实效、得到了实惠。

在全力改善民生的同时,“三个一批”也在稳步进行:战略重组发展一批已完成清产核资、资产审计等基础工作,企业战略重组工作正有序推进;调整改造搞活一批效果明显,企业职工内债得到妥善解决,人员、资产整合完毕,企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道路;破产退出一批的9户企业破产前基础准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对于接下来的帮扶解困工作,记者了解到,市国资委将努力在惠及民生上实现更大作为。在前期完成一次性安置职工退出18户企业工作基础上,压茬推进实施“三个一批”工作,加快推进企业资源整合发展工作,重点是加快资产、债务、人员整合力度,确保尽快完成企业资源整合调整搞活工作;对实施破产的9户企业,坚持因企制宜、成熟一个操作一个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尽快启动破产程序;积极组织实施战略重组工作,集中解决制约战略重组的土地评估、资产核销、财务审计等瓶颈问题,努力实现帮扶解困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新要求。

完善国资监管在提高能力上实现更大作为

作为肩负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任的政府部门,国资委既要为企业发展注入动力,又要为企业前行掌好方向。对于国资监管工作的完善,市国资委将立足提高履职能力,按照统一授权、统一规则、分类监管原则,拓宽监管领域,构建起全市国有资产统一监管的体制机制,实现对市属企业国有资产无缝隙、全覆盖监管,为全面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在完善监管上,着力在责任目标、绩效考核、薪酬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方面下工夫,努力为国有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结合济南市实际制定出台了《济南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突出抓好“四统一、一备案”(统一章程管理、统一业绩考核、统一薪酬管理、统一国有资本金预算管理,企业章程和管理者选用备案)基础管理工作,加快监管方式创新,逐步建立起一套集目标管理、风险控制和激励约束并举的国资监管长效机制,为国资国企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权管理方面,完成了新的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实现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登记管理全覆盖,为济南市国家出资企业互联互通、全程在线、动态监管,提升产权管理信息化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绩效考核方面,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业绩考核和薪酬分配办法,在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监事会工作方面,强化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与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企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进行了当期监督,为促进监管企业健康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接下来市国资委将按照“精简效能和管少管好”的原则,精简事项,优化流程,准确界定国有出资企业功能,依据管理关系分类确定监管事项,对企业依据章程探索建立个性化清单管理模式,提高国资监管工作效能。

同时,坚持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快理顺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的关系,不断完善市属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完善全覆盖统一监管的制度体系,分类分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升思想境界在服务水平上实现更大作为

推动国资国企工作新发展,必须在思想境界上有新突破。在服务水平的提升上,市国资委将提升境界当做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一要努力把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二要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不断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改革中深层次矛盾问题的解决。

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市国资委党委紧紧围绕解决“四风”突出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和《专项整治方案》,全系统共涉及整改项目155个、专项整治项目292个,修订完善制度102个,制定新制度57个;围绕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依法规范选人用人,研究制定了《市属国家出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和《市属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管理与考核,健全完善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确保了整改成果长效化。

“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为大局服务的思想,凡涉及到企业急事、难事、险事,要主动上前,坚决不能拖延。”这是对于坚持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的具体要求。

为此,市国资委坚持以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机关效能,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贯彻八项规定,践行群众路线,深化“三服务”主题活动,努力改进机关文风、会风、学风和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开展了“基层调研月”活动,不断完善联系困难企业、困难职工等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做好职工思想工作,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新闻推荐

喜看稻菽千重浪——一位市民眼中的济南工业发展简史

□高海安济南大观园商场旧貌。(资料照片)◆◆近代工业的济南“背影”早在1875年(清光绪元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创办山东机器局,生产枪支弹药。以曾昭吉为首的技术人员试制成功并生产出了“马...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济南国资改革创新谋发展)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