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闻 章丘新闻 平阴新闻 济阳新闻 商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济南市 > 济南新闻 > 正文

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平方公里还济南一个青山绿水□本报记者 刘文

来源:济南日报 2014-09-28 17:20   https://www.yybnet.net/

南部山区水保治理成效显著。

南部山区恢复青山绿水。水土保持治理让山坡重披绿衣。

编者按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近年来,济南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结合南部山区绿色发展规划,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科学布设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了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A

治理小流域108条改善南部山区生态面貌

“十二五”以来,济南市已完成治理小流域108条。截至目前,全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平方公里,重点治理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种植经果林3306.8公顷,营造水保林6806.9公顷,实施封禁7593公顷,修建蓄水池82座,维修塘坝23座,打深机井18眼并配套,维修泵站11处,修路41千米,建谷坊12座。

近年来,根据济南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结合济南市“南部山区绿色发展”规划,济南市逐步加大了南部山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重点打造了历城区大佛、市中区土屋峪等一批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治理。

2013年,市水利局改变小流域建设“撒胡椒面”的投入方式,集中资金,科学规划,择优选取了历城区锦绣川大佛流域开展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着力提高当地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平,增强和水源涵养能力,为建设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功能区提供典型示范,打造全国水生态文明市创建工作的亮点。

锦绣川大佛生态清洁型流域包含大佛、后沟和老峪三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以打造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为核心,主要治理措施除传统的沟道治理工程、水保林、经济林、蓄水池、生产路以外,重点设计了道路生态护坡、沟道层层拦蓄、沟道生态护岸、风光电提蓄水、村居环境美化工程,并全面加强管理措施、面源污染防治和宣传设施建设,将锦绣川大佛流域打造成水源涵养能力强、人居环境优良、种植结构合理、生态功能完善的精品流域。该项目投资2072万元,工程实施完成后,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治理,全面提升南部山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对济南南部山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提升、水源地的涵养保护、促进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具有积极作用,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今年,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目标任务是12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完成97平方公里,预计11月底前后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水保工作已成致富新帮手

济南市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在工作中严格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百姓受益为重点,做到“治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记者在南部山区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山区新增了蓄水池,在保障灌溉的同时,村民还大力发展经济林,有的地方当年就见效益,可以说,水土保持工作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帮手。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争取来的项目首先考虑老百姓能得到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小流域治理中,我们坚持因势利导、因害设防的原则,在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对流域内的土地资源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封则封,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社会水保意识不断提高

近年来,破坏山体,损坏植被的现象少了,全社会的水保观念正在逐步提高。市水利局水土保持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大力开展水保国策宣传,社

会各界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很大提

高,社会公众更加关心、重视、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生产建设单位主动咨询水保工作和编制水保方

案,生产建设单位守法意识明显增强,生产建设

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均得到大幅提高,2014年98%以上是生产建设单位主动编报的,使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B

加强渗漏带保护 让泉水休养生息

趵突泉复涌已十一年时间,这与济南市在南部山区采取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措施不无关系。南部山区是济南泉水的重要补给区,正是由于南部山区对泉域地下水源源不断的补给,才有了济南丰沛的地下水源。这里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林草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侵蚀量,而且能涵养水源,增加地表拦蓄和地下入渗量,减少汛期弃水,减少土壤蒸发损失,提高地下水的转化率,增加泉水补给量。

经过勘查统计,济南有24个重点强渗漏带位于泉域范围,但有5个被城市建设完全覆盖,已丧失补给能力,还有5个正在被开发建设、补给能力尚具备但岌岌可危,基本保留自然状态的仅有14个。随着城市发展,建成区范围不断向南部山区蔓延,而这里恰好是强渗漏带所在,硬化面积的增加,将直接减少泉域地下水的有效补给。

保泉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关部门、有关行业通力合作,又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济南泉水来源于广大补给区的降雨入渗,以各种手段增加入渗量,是保泉的重要途径。南部山丘区既是泉水补给区,也是主要的水土流失区,南部山丘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这与保泉的任务不谋而合。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提高南部山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是地下水回灌、封井等保泉措施的有力补充,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保泉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下一步保泉中,济南市将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度,进一步探索林地枯落物层对促进降雨入渗的作用,推广覆盖种植等节水保泉措施,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使水土保持工作为保泉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正在开发建设的强渗漏带,将在建设小区内增设促渗设施,增加雨水下渗,并防止人为污染水质。提倡新建小区建设雨洪水集用设施,有条件的小区、学校或单位布设下凹式绿地,景观水体工程等。C

水土保持进联审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

自济南市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后,作为贴近市民生活的社会服务部门,市水利局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的总体要求,以便民高效为目的,进一步深化水利行政审批改革,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在内的多项审批权限统一纳入建设项目一号通服务。如此一来,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到工程竣工验收,均使用同一个编号办理,并最大限度实行联合审批的管理模式,实现全程监督,促进了项目审批服务的规范化、高效化,建设项目实现“一证走完审批、一表通行全程”的目的。

济南市水利行政审批改革后,简化了水土保持设计报告的编制内容,降低了申报材料的编制成本,减少了企业费用负担,并且由市水利局委托水利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评审,不再让企业承担技术审查费用。过去,建设单位要组织专家评审,这中间要找会议室,有时还要安排食宿,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小型项目免去了技术审查费用,大中型项目技术审查费用由水利局承担。“表面上看,这只不过是简单地取消了技术审查费用,但这切切实实体现了水利改革为企业、为我们这些建设单位着想的信念,他们把困难留给了自己,把便利让给了企业。”一位在审批中心办理业务的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重点 工程进展

作为水生态文明市建设示范项目,位于历城区锦绣川办事处的大佛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工程将于今年底组织验收,作为前往齐鲁第一大佛景点的必经之路,大佛峪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完工后,不仅提升了南部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平,同时沿线桃、杏等经济作物实现了增产增收,还将完善旅游道路沿线河道景观打造。

记者近日来到大佛峪附近,从杨家洼村一路向北行驶约5公里,沿途村庄内河道都是本次项目的治理范围。在小佛寺村、大佛寺村,记者注意到,不少山体已经被贴上六角形石砖,上面还有植被覆盖,这与记者去年来此采访时的情景完全不一样,当时村内河道边有不少生活垃圾以及大大小小的石块。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部山区已经有4万余块六角形的石砖为山体护坡,铺设这种六角形石砖的专业说法是框格植草,这是生态护坡的方式。石砖铺设完成后,施工人员将种植麦冬、三叶草等四季常青的植物填满石砖的空格,防治水土流失。还有一部分地势较高的山坡将种植柏树,涵养水源,防止强降雨时山体滑坡。

除此之外,土屋峪水土保持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总量的95%,只剩林草措施部分尚未完成,预计11月底工程全面

完工。

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

将于10月1日实施

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0月1日,《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将正式实施,这将进一步规范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新的条例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谁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谁负责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和补偿的原则”。针对山东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着眼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方针,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依法划定限制或者禁止生产建设的区域”,这是从水土保持规划角度,划定水土保持保护“红线”。率先在全国水土保持法规建设中划定水土保持保护“红线”。对于违反《条例》的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济南市早在1994年就出台了《济南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办法》规定在山区、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应当以天然沟壑及其两侧山坡地形成的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通过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修建梯田等措施,建立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在地下水资源主要补给区及其保护范围内的强渗透带,严禁从事与水土保持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倾倒填埋垃圾、排放污水及其它可能影响补给地下水资源的行为。

本版照片均由济南市水利局提供

新闻推荐

九九平安消防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以传播消防知识关爱

“九九平安”消防行动启动仪式举行9月27日,以“传播消防知识、关爱老人平安”为主题的省暨济南市“九九平安”消防行动启动仪式在市社会福利院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开展平安主题的重阳节活...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4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平方公里还济南一个青山绿水□本报记者 刘文)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