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特产济南店内景(曹术明 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莱芜市农业局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抓起,通过对“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内检员制度、监测制度,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切实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动态监管产品质量可追溯
莱芜市农业局监管机构对所有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报表,重大农事活动要定时上报,特别是施肥、用药、采收、加工、销售等重大环节要实行周报、月报制度,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对认证产品跟踪监管。
莱芜市农业局制定的“三品一标”生产过程记录和制度,同时,统一印制了记录本并发放到全市所有通过认证的生产单位。记录本包含生产单位名称、生产地点、作物种类、采用标准、肥料采购记录表、肥料使用记录表、主要农事活动记录表、农产品采收(销售)记录表等内容,基本涵盖了农作物的整个生产管理过程,实现了产品质量的可追溯。
培训内检员规范企业行为
为规范认证企业行为,加强企业自律,市农业局加大“三品一标”内检员的培训力度,让企业内检员们进一步了解内检员的重要性,认识“三品一标”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重视品牌,使其做到严格化、精品化,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实行企业内检员制度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手段,是证后监管制度的有效完善、延伸,是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形式,也是企业依法履行社会责任的迫切需要。
内检员作为生产单位负责“三品一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的生力军。内检员培训后必须熟悉掌握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管理法律法规,根据生产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完善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并积极配合做好“三品一标”产品复查换证、年检、续报和标志监管等工作。
检测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开展“三品一标”产品例行监测和每月抽检,强力推进市场准入工作。“三品一标”企业所有产品必须通过国家认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抽检并且持有合格的检测报告单才可以进入市场销售,实行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所有认证企业都要建立检测室、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形成贯通全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有效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最后一公里问题”。
截止目前,莱芜市累计“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总数达到134个,认证基地面积达5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3个,绿色食品54个,有机食品5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培育出“姜老大”“头道菜”“鲁莱明利”等知名农产品品牌,。“三品一标”品牌认证的蓬勃发展,带动莱芜农产品走进北京、上海等30多个大城市的200多家大型购物广场(超市),出口欧美、日韩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莱芜姜系列产品更是被评为“到山东省不得不买的100种商品”首位。
(本报记者 曹术明)
新闻推荐
□朱文兴日前,央视新闻联播播放济南市民房泽秋35年如一日、义务照顾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瘫痪孤寡老人的事迹,让人感到特别亲切。虽然房泽秋的名字和事迹通过各种报告会、报纸、电视和网络的宣传...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