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城市而言,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是其“精神风骨”。一座城市,亦或一个部门,没有精神,就没有灵魂,就没有准确的核心理念定位,就没有奋勇争先的精神动力源泉。只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旗帜,才能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使上下团结一致、共谋发展。
深谙此理,作为济南民政系统,在追求业务目标实现、物质结果丰收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和放松民政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必须要在民政系统内部最广泛地凝聚共识,形成一种统一的价值理念和共同的精神追求,使大家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支持什么、摒弃什么,弘扬什么、抵制什么更好地明辨理清,从而不断提升广大民政工作者的“精、气、神”,不断推动民政事业和民政工作持续科学发展。这其中,我认为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要塑造、弘扬、践行济南民政精神,用其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规范行为、推动实践。这些年来,济南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培育塑造了具有济南特色的民政精神,只有树立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才能体现济南民政人的共同追求。前不久,市民政局又面向全市民政系统组织开展了“济南民政精神”征集活动,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与、集思广益,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研讨和概括提炼,最终把这种精神概括为“奉献、担当、团结、向上”。
“奉献”,就是秉承“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热爱民政事业,爱岗敬业,忘我工作,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将自己全部心血、汗水、才干和智慧,全部凝聚到民政工作实践之中。
“担当”,就是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坚持原则,认真履行职责,始终保持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攻坚的信心和勇气,以对历史、对现实、对未来负责的态度,把我们的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团结”,就是大家思想认识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在工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补台,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进取合力推进事业发展。
“向上”,就是有着强烈的进取心和荣誉感,见红旗就扛,有第一就争,在工作中勇于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保持一种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和活力。
这八个字的“济南民政精神”,是对济南民政人共同思想意识、意志品格、精神风貌、价值追求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政系统的生动实践,也是我们凝心聚力打造“贴心民政”服务品牌、推进省会现代民政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我们要精心培育、悉心呵护、努力践行、不断提升。
以民政精神引领实践创新。年初济南民政系统提出了健全完善“六大体系”,着力创建“七个一批”,努力构建省会民政工作新格局的工作思路,这些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要积极把济南民政精神融入到民政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在“六大体系”建设、“七个一批”创建中要有新作为、做出新成绩、展现新成效。以民政精神塑造部门形象。进一步激发民政干部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使高尚美好的品格内化于民政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中,外化于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中,进一步激发民政事业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大力弘扬宣传济南民政精神。加强内部引导。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宣传、开展讨论、评比表彰等方式,在民政系统大力叫响和弘扬济南民政精神,以之规范言行,用之引领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坚持从我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使济南民政精神融入工作、学习、生活实践。
不断总结提升济南民政精神层次。民政实践永无止境,民政精神也永无止境。民政精神将伴随着民政实践的不断进步而日益深化、日益拓展、日益延伸。要注重深化民政精神的时代内涵,保持与时俱进;要注重丰富民政精神的服务领域,强化实践创新;要注重拓展民政精神的辐射范围,扩大社会影响,真正使济南民政精神成为济南民政工作者共同守望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前进的一面旗帜。
(作者系济南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24日讯 “园博园,走起!”10月26日一早,1000人将从济南园博园北门出发,“乐步园博园”。由济南市体育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山东户外联盟承办,济南高新万达广场协办的2014山东省第二届...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