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南市有效降水次数较往年大幅下降。为了保证泉水持续喷涌,济南市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供水比例调整至3:7,也就是说,济南市每天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城市供水里,有近70万立方米来自黄河水。
济南的水生态建设主要靠黄河水来支撑。近10年来,全市累计引黄供水47.88亿立方米,其中非农业供水21.1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26.77亿立方米,为了保证泉水持续喷涌,面对春秋季的干旱形势,济南市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至目前的3:7,引黄水量也在逐渐增加,这使得泉水可以在地下休养生息。
黄河水含沙量大、浑浊度高,不少人担心黄河水质。济南黄河河务局局长许建中表示,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仅黄河两岸滩区有少量支流,受污染的机会少。同时,黄河作为多泥沙的流动河流,有较强的自我净化能力。尤其是这些年来,国家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程序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了对水污染的监管与治理,水质有了保障。经常年监测,进入济南河段的水质为Ⅲ类,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要求。
伴随着济南水生态文明市的建设,济南市积极推动北部湿地风貌区建设,利用黄河复式河床的特点,建设黄河生态公园,打造城区段黄河滩地湿地工程,未来将与鹊山龙湖形成济南北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许建中说,“今后将大力推进黄河靓化工程,将城区段黄河大堤按照滨河景观进行改造,打造城市新景观。”(本报记者 刘文)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22日讯(记者 王晓菲 通讯员 崔蕾)今天,国家爱卫办来济督促检查济南市开展秋季爱国卫生运动和扎实进行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听取情况汇报后进行实地检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晓刚,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