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六五”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市中区司法局在不断摸索经验的过程中坚持以“面向群众、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充分结合辖区实际环境和居民群众学法用法需求,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法律六进”工作,全面提升市中区居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维权能力。
加强联合,开展便民法律服务。
市中区司法局联合区检察院、区大学生村官法律服务队、山东泰泉律师事务所在兴隆街道办事处辖区开展了以“弘扬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法律服务活动;联合民革山东省直综合支部和省、市、区政协,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在四里村街道建设路社区开展了“伸出博爱之手——牵手困难群众”的专题法律服务活动。活动将法律援助平台送到了社区,将法律知识送到了农村,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法律援助、公证、法律咨询等优质的法律服务,提高了全社会对法律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400余份,现场受理咨询300余人次,直接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
围绕主题,开展特色普法讲座。
各司法所是法律服务的前沿阵地,针对群众提出较多的关注点和近期的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类社区普法讲座。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通过组织居民观看短片、参与讨论、学习法律条文等形式提高群众的法治观念。讲座设有青少年专场、老年专场、家长专场,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不同法律需求。近期,王官庄司法所开展了有关房屋租赁、青少年侵权责任等主题专场活动,泺源司法所开展了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普法讲座都取得了不错的群众反响,在社区中营造了人人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结对帮扶,开展机关法律服务。
各司法所整合辖区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等法律服务团体的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政府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依法行政讲座,分析研判各项目工程的法律风险。近期,二七新村司法所联合济南市中正荣凯法律服务所开展了“法律进机关”讲座,分析了政府工作人员履职中存在法律风险的原因,以案说法,对民事、行政、刑事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做了详细解读。此类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保驾护航。(本报记者 刘晓群 通讯员 曲华楠)
新闻推荐
第16期非遗公益传习班开始招生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于2014年11月举办第16期非遗公益传习班,现面向社会招生。第16期非遗公益传习班将开设济南古琴、济南剪纸、济...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