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虹
一家供应商牵涉出一堆著名餐饮品牌,福喜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加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作为强制保险落地的呼声也更为强烈。
早在去年8月,济南市就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成效如何?“食责险”究竟能“保”什么?市民反映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展开调查。名词解释
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是以出现特定食品安全事故时,被保险人须向消费者等第三方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标的特殊责任险种。
更安全
让参保单位有了风险“保护伞”
去年8月16日,市政府食品安全办与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中心支公司、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中心支公司,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所谓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就是被保险人在生产经营场所内生产、销售食品,或者现场提供食品时,因疏忽或过失等原因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济南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道,餐厅如果投了“食责险”,一旦有消费者食用该企业的食品出现问题,由保险公司按照相关条款对企业进行赔偿。“意味着参保单位有了风险保护伞。”
据了解,凡在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依法设立并登记注册,有固定经营场所,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的企业,均可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
目前,在山东,食品安全责任险业务已覆盖济南、淄博、潍坊和济宁4个市,参保单位约600家,累计保费收入约140万元,为各类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商店、超市、酒店等提供食品安全风险方面的保额约8亿元。其中,济南市参保单位共6家,保额近2000万元。
济南市6家企业参保“食责险”
2014年1月 济南漱玉平民大药房旗下50家药店奶粉专柜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保障
1000万元。
2014年7月 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山东)有限公司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保障40万元。
2014年8月 济南冠源餐饮有限公司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保障200万元。
2014年8月 济南市天桥区饭团配餐中心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保障140万元。
2014年8月 济南超意兴10家快餐店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保障100万元。
2014年5月 济南尹氏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承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风险保障500万元。
更规范
避免了“企业违法、政府埋单”
一旦企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面临的索赔额可能会高达几千万元,单靠企业自身难以承受。一位曾参与过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工作人员这样表示,“在食品安全事故多发的今天,受伤害的消费者难以及时获得赔付;面对巨额索赔,有些食品企业无力赔偿。出了事,往往是‘企业违法、政府埋单、纳税人出钱\’的尴尬局面。”
“然而,食品安全责任险就成为了一种有效转移和化解风险的方法。”泰山财产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的赔付可以使消费者得到及时救治和赔偿,肇事企业避免陷入经营困境。“保险公司作为事故处理的第三方,还可以协助政府职能部门协调处理事故,化解社会矛盾。”
“通过推行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用经济手段和引入独立第三方力量,能有效强化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及约束机制。”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可以说,食品安全责任险为政府减轻了财政压力,也给消费者吃下了定心丸。”
更期待
超7成市民赞成“舌尖险”
对于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食责险”,消费者反应如何?记者日前在餐饮店等人群较集中区域询问了数十位市民,超过7成的市民表示赞成餐饮店购买“食责险”,他们认为如果企业购买了“食责险”,顾客在消费时更放心更安全,并且遭到权益损失可以得到合理保护。
银座晶都一家餐饮连锁店内,李女士正带着4岁的女儿吃饭。李女士告诉记者,虽然之前没听说过此类险种,但非常赞同。“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经常在网上看到不少学校、餐饮店发生集体中毒事件,而许多单位却无力赔偿。”李女士表示,有良心有责任的企业应当主动购买“食责险”。
“因为从事餐饮行业,所以比较关注此类保险。”杆石桥附近一家餐饮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经他了解,一份“舌尖险”保费并不多,保额却不小。“小型餐馆每年缴纳一千元,便能获得近百万元的赔偿额,大中型餐饮企业还可以量身设计个性化方案。“打算参保一份,为自己也为消费者舌尖安全上道‘保险阀\’。”莫让“食责险”成空头支票
2012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首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2013年4月,国务院颁布的《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再次强调“推进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试点”;201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9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安全生产的实施意见》指出“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2013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食品安全责任险”;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再次提出将食品安全作为责任保险发展重点之一,探索开展强制责任保险试点。
虽然政策层面密集“吹风”,力推食品安全责任险,但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许多餐饮企业中,“食责险”依然被视为“新生事物”,乏人问津。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是一个风险高度集中的行业,整个运营过程涉及采购、加工、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和运营。企业大量使用柴油、酒精、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品,营业时间人员大量聚集,企业采购的食材往往远离企业的控制范围,难以保证食材的绝对安全等因素造成餐饮企业的风险呈多样化和复杂化。而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子更多,也更为复杂。
为什么目前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的企业凤毛麟角呢?记者采访了解到,其实关键原因并非参保费用有多高,而是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保险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并且保险公司在产品推广上也没有跟上,让“食责险”成了“空头支票”。据业内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投保率不足1%,而国外参保超过50%。且国内投保的多为食品出口类企业,投保动力则来自于国外食品质量监督的趋严及违法违规成本的渐增。
当然,参保并不是企业逃避主体责任的借口,更不是食品安全的“免罪金牌”。生产企业要以参保责任保险为契机,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也要切实履行食品监管职能,不能“以保险代替监管”。记者手记
新闻推荐
本报10月16日讯(记者 潘庆照)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济南的全市商务工作主要指标仍保持了总体继续向好。10月16日,市商务局局长史同伟带领有关人员接听12345热线时通报了该好消息。...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