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与王兆甫(右)合影□ 亓昌平
最近观看了一次演唱会,咱济南市的歌手龙格尔演唱了一首《中国有个大山东》的歌曲。歌中唱道:“西边的彩云飞,东边的朝霞红,人杰地灵风光秀,泉水映照月儿明。高天金凤飞,大海游祥龙,山好水好人更好,一代圣贤扬美名。南边的春光好,北边的五谷丰,泰山独尊比天高,太阳先从这里红,拽着黄河趟大海,世界装在咱心中,一方水土一方人,齐鲁自古出英雄。好一个大中国,好一个大山东,山东人豪爽实在又热情,好日子陪着咱老百姓,大中国的山东正年青”。唱到此处,龙格尔又在欢快的旋律下说起了快板:“说山东道山东,山东的特产数不清,烟台苹果莱阳梨,章丘的煎饼卷大葱,济南的甜沫它不甜,乐陵的小枣甜又红,潍县的萝卜嘎嘣脆,莱芜的大姜上了太空”!此时龙格尔又放开歌喉高声唱道:“咱们的大中国,咱们的大山东,大中国的山东人越活越年轻。嘿!……”
这首歌在演唱过程中,龙格尔神采飞扬,感情充沛,全场观众群情激奋,掌声不断。作为一名山东人,听了这首赞美家乡的歌曲,又怎能不为自己是山东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我知道《中国有个大山东》的词作者是我的老朋友王兆甫,和他的相识、相知、相交是由文学创作开始的。
他198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理论作曲专业,曾任无棣县文化馆长、文化局局长,滨州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等职。近几年来,他已成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山东音乐家协会会员,享受副教授的职称待遇。他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其他的时间全都把心思用到歌词创作上。近20多年来,他在山东卫视、中央电视台、《音乐天地》、《天津歌声》、《影视文学》、《词作家》等众多专业媒体和杂志上发表歌词300余首,并出版了《王兆甫歌词集》和音乐专辑4部。
王兆甫在文艺圈里的人缘好,干编导的朋友们找到他,他总是热情相待。先后为多部电视剧创作主题歌,并和作曲家付林、平原,歌手范琳琳、吕微等人多次合作,其作品也在全国歌词大赛中多次获得大奖。
王兆甫在一个叫牛王庄的农村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在一首歌中这样写道:“小村口,小村口,男人走,女人走,在这里找到故乡,又从这里分手,追不够的总是太阳,舍不掉的总是乡愁。”这些散发着泥土味的词句,正是王兆甫难舍家乡情结的表现。
在另一首歌词里他又写道:“一条乡路走了多少年,乡路上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天黑了要睡觉,天亮了要吃饭,勺子再大也盛不满人心这个碗,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泪也流不干啊歌也唱不完……”如果王兆甫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对农村生活独到的观察,他就写不出这么精到的词句。
有一年,他接到了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的通知,要他到北京去参加一个音乐作品研讨会。他知道这个会非同小可,因为他十分敬重的一位老人不仅参加会议,还会在会上发言,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这位老人就是被公众尊称为“乔老爷”的词作家乔羽老先生。
王兆甫和乔羽老先生相识多年,因他们都是齐鲁大地的儿子。每次见面乔羽都亲切地喊他为“亲爱的山东老乡小王”,更重要的是在正式会议的空余时间里,老人家总要抽空和他单独相聚,王兆甫把这种相聚称为“是老人给我增加营养开小灶”。相聚时,老人除了点评他的有关作品和对他进行鼓励外,就是要求他更多的观察生活,真正创作出新时代与时俱进的好作品,为宣传正能量,同圆中国梦多做贡献!王兆甫说:“每次单独相聚时的谈话内容,我都在脑海中记牢,回来后整理成文,常拿出来拜读学习和揣摩,老人家的指教都是金玉良言,足够我享用终生。”
最近这几年,王兆甫潜心研究音乐领域中的学问,和朋友研讨歌曲创作中的相关问题,去体验和享受艺术人生的苦乐年华,也写出了《中国有个大山东》等近30首歌曲。这些作品的内容都打上了山东和泉城的标记,王兆甫说得实在:“我天天喝的是泉水,泉城是我的第二故乡,歌唱山东和济南是完全应该的!”
新闻推荐
4天时间、80万人次、409亿元交易额……第三届非遗博览会在满堂喝彩声中落幕。济南市民、非遗传承人还有整座城市,都从中获益颇多,将非博会永久落户济南的声音也一直不断。没想到非遗如此受欢迎...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