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是城市的生命力、生产力,更是竞争力。它不仅能够完善城市功能,更能纳才引商,成为支撑文明城市的硬件基础、推动城市发展的必须力量。
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济南市近年来从市民群众最关切的需要做起,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改起,通过构建畅通便捷的城市交通骨架,打造文明有序的公共环境,建设完备稳定的保障体系,城市环境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老百姓说得最朴素,“手中有钱,心里不慌”。创建文明城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更快转变,是实现舒适便利生活的前提,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近年来,济南市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紧密融合在一起,二者相得益彰:人均GDP水平高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高于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十二五”期间,济南市取得的良好成果就说明了这一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2013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平均水平为34704.6元,26个省会城市的平均水平为28012.5元,济南市这一数据为3564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济南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实现,进而为市民群众生活得舒适便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民心工程扎实有效暖民心
极具魅力的人居环境是城市竞争的最重要资本之一,需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件一件实事抓起。济南市打造舒适便利的环境,既关注城市本地居民,又关注农村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既关注群众生活品质的整体提高,更关注困难弱势群体生活品质的明显改善。
近年来,济南市将符合定点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尽快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制定了降低社区就医人员的医疗费个人自付比例、免收门规患者社区就医的起付标准等很多优惠条件,覆盖全市的环境温馨、设施先进、服务规范、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达到94.2%。
济南市对零就业家庭成员从事灵活就业给予社保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零就业家庭成员,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2013年援助零就业家庭1631户中的1631人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占总户数195.79万户的0.0833%。
公共基础升级凸显舒适便利
完备的公共设施、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支撑文明城市的硬件基础。近年来,济南市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大力加强交通、环保、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以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优化群众工作生活环境。其中,通过持续优化公交线网,减少乘客换乘次数,不断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便于乘客出行。截至2013年底,济南公交拥有公交运营线路224条,线路长度3643.1公里,公交站点3235个,建成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92.7%,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保持在29.69%左右。
优良的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体现。济南市还积极开展“市民排队日”、“文明乘车、从我做起”、“文明出行”等主题活动,倡导市民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形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氛围。在公共场所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正逐渐消失,文明礼让的自觉行为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群众的习惯。
如今,无论是城市功能的跨越提升,还是生态环境的优美宜居、市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舒适便利、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已经深入人心,给市民群众带来了沉甸甸的实惠。
(本报记者 范俐鑫)
新闻推荐
济南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正式启动从好人中选出能人、公道人
城市社区“两委”换届要在今年12月底前基本结束,农村“两委”换届要在2015年春节前基本结束。工作中决不能图省事、怕麻烦,要严格按程序办事,该走的程序必须走,该有的环节绝不能少。要严肃查处违法违...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