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动检车驶出青岛从青荣城铁线飞驰而过。
城铁轨道铺设要求十分苛刻,张洪星用轨道尺把所有的不规范挡在了铁道之外。
遇到了施工难题,张洪星会和同事一整天泡在工地上。
青荣城铁线已进入动检阶段,连接青岛的一段主线还在加紧建设中,张洪星和同事们每天兢兢业业地忙碌着。
张洪星把在工地上的严肃劲常常不自觉地带到了生活中,连看节目也很严肃。
铁路文艺小分队为了不耽误施工,舞台搬到了工地上。
忙的时候几个月回不了家,妻子只好来工地看他。
铁路建到哪儿张洪星和同事们的脚步就要量到哪儿,累了随便找个地方一躺就算休息了。
为了查验铁路桥工字梁的质量,张洪星在预制场里跳来跳去逐一查看。
只要是工作时间,这把卷尺就总挂在张洪星手上。
铁路路砟的粒径、大小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不能有半点马虎。
这一张张图纸是张洪星严格把关的尚方宝剑。□记者李勇通讯员王建张勇报道
张洪星很闷,即使在工地上呆几个月回到家里,也是老婆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多余的话。但是只要你和他聊起工程上的事情,张洪星立马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满嘴都是专业术语,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滔滔不绝。
张洪星有一个习惯:只要是工作时间,他的手指头上总挂着一把蓝色的卷尺,走到哪量到哪,工程质量怎么样,小尺子一量,什么都明白了,该返工的返工,谁也别想糊弄他。而且他读取尺子上的数据的时候,永远都是毫米。
36岁的张洪星是中铁14局青荣城际铁路项目部的一名负责工程质量的工程师,他的工作就是和其他同事一起,保障这条齐鲁大地上新交通大动脉的施工质量安全,做到万无一失。
青荣城际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区域性城际高速铁路,也是省内投资最大的单体铁路建设项目,铁路连接青岛、烟台、威海三个沿海城市,同时并入胶济铁路与省会济南相连。建成后,将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圈以及济南、青岛两大城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青荣城铁工地,桥墩高耸、巨型的桥梁、一眼望不到头的钢轨,气魄雄浑,这都是张洪星和同事们的杰作。而长得五大三粗每天和钢筋水泥打交道的张洪星工作起来却像大姑娘绣花,非常仔细。
青荣城铁一公里就有1667根轨枕,每根轨枕间距误差不能超过5毫米。每根钢轨长500米,但两条钢轨之间的高低误差不能超过4毫米,钢轨间距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张洪星他们每10米就要定一个点位进行测量,中线偏位、基准线误差都不能超过3毫米,这些测量都是拿着道尺、水准仪一步步走出来的。只要发现问题,用对讲机一喊,马上返工。性格有些急躁的张洪星有的时候走一路骂一路,心急上火都是为了工程质量。青荣城铁采用的是有砟轨道,轨铺的石子大小、比例、高度都有严格要求,每一段他们也要严格测量。
张洪星住的工棚门口摆着一双旧鞋,鞋底已经快磨透了,几个月一双鞋是常事。张洪星负责的标段有20多公里,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一遍。加上线路上都是铺道砟的碎石,很费鞋,春节后到现在他已经穿破了三双鞋。
张洪星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中铁14局。干过荣乌高速、广西六钦高速、渭南国道和马鞍山长江大桥。让他最难忘的还是青荣城铁,特别是青荣城铁与胶济客运专线的交会处42号道岔的施工更让他难忘。42号道岔长172.495米,重212吨,采用机械插铺在全国尚属首次。
从9月15日22:05到16日5:35,繁忙的胶济线停驶450分钟,进行道岔的更换。施工中各工序时间分配都是以分钟为单位的:设置防护10分钟、拆除线路30分钟、换铺设备横移道岔到位60分钟、调整岔位30分钟……张洪星负责的每一道工序他都要进行精密测算,精细施工。在施工的11天的时间里,担负重要责任的张洪星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最终实现了“一人不伤、一事不出、一分不延、一次达标”的安全质量目标。
新闻推荐
□韩伟杰赵明陈冰核心提示:追求成功的金色大道上,从来不缺少巾帼的身影;管理财富的万能篮子里,也少不了女性智慧的闪光。做智慧女性,享财富生活。11月25日,由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