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翔宇书伟旭光
综合体改变烟台商圈布局
11月21日,号称万达在北方建设的最大的商业综合体——烟台芝罘万达广场正式开业。据统计,在21日当天,约有30万人涌入万达广场,其中不乏专程从周边县市区驱车赶来的消费者。
如此火爆的场面在数个月前曾经上演。7月6日,烟台中粮大悦城开业,蜂拥而至的市民使得周边北马路、海港路、南大街等城市主干道出现交通拥堵状况。在火爆场面的背后,烟台传统商圈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2012年以来,烟台城市商业地产发展迅猛,落户烟台的各大城市综合体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截至目前,烟台市区已有24个新建大型城市综合体开门迎客、即将开业或正在推进。
芝罘区南大街传统商圈虽然也有银座、大悦城、万达的相继进驻,但“一枝独秀”的格局正在改变。莱山区和开发区一东一西,显示出强劲的后发势头。
在莱山区,祥隆万象城、华润中心将替代烟大市场,成为烟大商圈最主要的消费场所,迎春大街也已经聚集着新天地都市广场、烟台宝龙城市广场、美联国际时代广场、胶东文化广场四大城市综合体;在开发区,天马中心广场、星颐广场、富饶中心、业达中心相继布局,衡悦广场、万行中心、证大大拇指广场和正海广场四大商业综合体连成一线;在福山区,彤悦城、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仁和时代广场三大综合体先后进驻。
竞争激烈或是消费者福音
多个综合体的密集登陆,使烟台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的同时,也隐现着日后生存运营的隐忧。
从烟台大悦城到烟台芝罘万达广场,仅有1.9公里的距离。在商业密集布局的压力下,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流,抢占市场,中粮大悦城未等装修完毕就抢先开业。其他的综合体项目也或多或少都存在招商不足的问题。
鲁东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于敏认为,竞争激烈的情况在南大街传统商圈可能会更为明显。“受地理形态影响,烟台城市呈东西带状分布,开发区和莱山区的商业竞争或许只是区域内,但地处中心的芝罘南大街既要面临区域内竞争,同时也要应对东西分流的问题。未来烟台的城市综合体竞争将白热化,甚至出现优胜劣汰的情况。”于敏说
但综合体之间的激烈竞争或许对消费者是福音。“从前在烟台买不到的ZARA、优衣库这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品牌,现在终于出现了。”消费者刘莉莉告诉记者。城市综合体为烟台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首次登陆烟台的国际品牌。以2013年底在莱山区开业的新世界百货为例,其为烟台首次带来的品牌就有巴宝莉、TOD’S、杰尼亚、纪梵希等。
“烟台以往的商业形态比较单一,并且存在垄断度高的特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随着商家不断汇聚,市场得到充分竞争,商品价格对购买量的反应会越来越敏感,经济弹性变大从而推动商品定价变低。这是消费者所乐意看到的。”于敏认为。
城铁对商业是把双刃剑?
与万达开业几乎同时,外界关注已久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运行时刻表也有眉目。线路定于12月5日开始售票,12月26日正式运营,计划开行3对G字头高铁、7对D字头动车,途经、往返济南至烟台威海的7对。目前,3对G字头高铁经行站点和时刻表已经出炉。
烟台市发改委副主任顾维良介绍,青烟威荣城际铁路正线正式运营后,将通行G字头和D字头列车,运行的列车标配为8个车厢,共能乘坐610人。届时,烟台至济南将缩短到三个半小时左右,去北京只需4.5小时,去上海只需8小时。
“以烟台的城市体量而言,商业承载力还是有限的。烟台市共有696万人,相比济南、青岛而言,购买力并不算特别旺盛,而且多年来受限于交通因素,商业辐射能力有限。随着城铁开通,烟台的商业区位优势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城铁带来的双面效应。”于敏认为。
“一方面,城铁拉近了城市生活距离,可以吸引周边县市区,甚至威海等地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另一方面,如果烟台的城市综合体不能够具有充分的竞争力,城铁也会带动烟台本地的消费者向青岛、济南等地流失。因此,烟台的城市综合体还需要不断创新,应对即将到来的机遇和挑战。”于敏说。
新闻推荐
△云战略启动仪式△体验区11月21日,联想集团在济南举办了以“新云力量”为主题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品鉴会,向数百名行业客户和合作伙伴展示了联想在企业级领域的最新业务布局和产品...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