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济南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有这样一位医师,命运为她选择了职业,又是命运替她选择了专业,从医22年的她对小儿哮喘、呼吸道感染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她将内心对孩子无比的关爱之情杂糅到工作中,为还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而努力着,她就是呼吸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韩玉玲。
认真负责+专业扎实造就呼吸系统专家
“高中毕业时我的班主任说我的性格严谨、踏实,非常适合做医生,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了医科,谁料被青岛医学院的儿科专业录取”。对韩玉玲而言,选择医科来读纯粹是一个巧合,可看似偶然的背后,又存在着其必然的一面。当她初到市儿童医院工作时,因为拥有相对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的性格,被该院两位资深呼吸专家戴铁城、丁明杰看中。用韩玉玲的话来讲,她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两位恩师的帮助。
经过长时间的淬炼,韩玉玲对儿科呼吸类疾病诊疗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2014年,一位11个月大的男孩因为不明原因肺炎,在临沂前来就诊。孩子来的时候已经高烧半月不断呻吟并日渐消瘦,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推荐来到市儿童医院。韩玉玲观看孩子的CT片发现肺部有大片炎症,“孩子已经可以说是重症肺炎了,通过检查确诊是‘铜绿假单胞菌\’在‘作怪\’。”查明原因治疗就能对症下药。经过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反复商讨,并请外科会诊,放弃了手术治疗方案,严格按照国家关于规范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规定,使用抗生素联合治疗方案,治疗三天体温下降明显。不久,孩子精神逐渐恢复了,肺部的大片炎症也在逐步吸收。孩子母亲感激地说:“一个月没有治好的病,在韩主任手中几天就有了好转,并且为孩子着想,用最简单的方法治好了病。”
“肺炎因为不同的病原体造成的感染程度、症状都各不相同,但是给孩子造成的危害却是相同的。”韩玉玲提醒家长,一定要重视这种疾病,尽早合理治疗,避免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看家本领:治疗小儿哮喘
治疗小儿哮喘,是韩玉玲的“看家本领”,她告诉记者,自己在医学院所学的知识、两位恩师的谆谆教导以及22年来的从医经验,让自己对哮喘病的治疗有着很深入的了解。“这种病不可能根治,它与遗传、体质等多方面原因有关。医生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遏制住疾病发展,同时帮助孩子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安全。”
2012年,菏泽一位4岁的小姑娘前来求助。当韩玉玲看到她时,也不禁吓了一跳,年仅4岁的小女孩竟然长出了浓密的眉毛和长长的胡须,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小胖墩”。孩子母亲哭着对韩玉玲说,由于自己长时间打工,女儿一直交由姥姥看护,但是孩子总是咳嗽、气喘。“姥姥带着孩子,一犯病就去打针,打的还都是激素和抗生素,当时就好,不久还会再犯,最后孩子就成了这样。”
关系到女孩的未来,韩玉玲一点也不马虎。“我们确诊,孩子是典型的哮喘,可惜有点耽误了。我们按照《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规定,制定了相关的诊疗方案,使用吸入激素及口服抗过敏等治疗,并建议一个月后复查。”一个月复查时,孩子哮喘未再发作,明显瘦了下来。经过多次随访,孩子哮喘一直控制良好,胡子消失了、眉毛变淡了,身体也瘦了十斤左右。“孩子将来还应当多注意生活习惯,哮喘能够控制住,孩子的生活质量也会有很大提高。”
“用我们真诚的服务,让孩子顺畅的呼吸”是该院呼吸科全体医务人员的心声。看到孩子因为哮喘而受罪,韩玉玲非常不忍,所以长年来她一直致力于健康教育宣教工作。“我们关于小儿哮喘的宣教一般一月一次,目的是让家长认识的哮喘病危害,不要因为不正规的治疗而让孩子终生遗憾,另外,告诉他们乱用药危害是很大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哮喘病远离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本报记者 杨晨 兰萃 通讯员 窦士俊 郭昱君)
新闻推荐
济南市获证瓶(桶)装饮用水98%以上产品合格国家抽检中济南两批次不合格水实为假冒
本报11月17日讯(记者 卢虹)今天本报《包装饮用水之“痛”》稿件刊发后,消费者纷纷致电本报询问济南瓶(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情况如何?记者今天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根据日常监督抽检情况,济南市获...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