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次金秋摄影之旅,包括茶业口镇的卧铺村、逯家岭村、雪野农博园,是济南到莱芜‘旅游直通车的体验之旅,破冰之旅。”11月8日上午,由济南日报读者组成的首班莱芜金秋摄影之旅旅行团到达首站卧铺村时,莱芜市旅游局副局长李昭表示了欢迎,“为方便游客的到来,我们全市上下旅游行业都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你们欣赏到美景美色、品尝到绿色美食,感受到莱芜人民的淳朴勤劳、热情好客,带着留恋和满意而归。”
莱芜金秋摄影之旅是由莱芜市委农工办、市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本报共同发起的济南至莱芜“旅游直通车”活动的一部分。为方便济南市民观光旅游,本报文字、摄影记者在莱芜市旅游局市场科工作人员带领下,多次赴莱芜的景区、景点、农业专业合作社、特色乡村考察探秘“美丽莱芜”,这次金秋摄影之旅路线是在整合莱芜市旅游资源为济南市民精心开辟的。
卧铺村依托地势沿街而建的石屋错落有致,村后的群山连绵起伏。村头下车处是个不大的广场,几棵老柳树伫立在那里,柳树旁边一潭池水,从村中蜿蜒流淌出来的河水汇聚到这里后顺流而下。听说有游客要来,几个村民在老柳树下摆放了自家产的柿饼、南瓜、碾过的小米、玉米面等特产。
“进村了,看到农产品就醉了。我已经被柿饼收服了,吃货就这么容易满足。”本报市民记者济南大学大二学生赵延冉在品尝到卧铺村村民在村口摆放的柿饼时,立马将感受分享自己的微信群里。经常出去游玩的驴友也没能禁住这种诱惑,全然不顾欣赏眼前的山水美景,纷纷把南瓜、小米等产品搬到车上,唯恐迟了再也买不到如此物美价廉的放心农产品。沿着村内石板铺成的小路拾阶而上,路旁就地取材用石头垒成的石屋坚固异常。据村党支部书记李代友介绍,卧铺村原有七大姓,按姓建造七大四合院,大院房屋大小不一,但风格相同,一姓一井一碾。大院有井和碾,不仅仅是因为当时生活所必备,更是有井为青龙,碾为白虎的护家看院之说。
崖上人家风光美,青山古树逯家岭。从卧铺村出来,自然要到邻村逯家岭看看。村口500多年的老槐树像一位古老的守望者,见证了逯家岭的时代变迁。村内石屋大多与卧铺村相同,都是用石头砌成,唯独少了水井。在一座废弃不用由东西两座院落组成的大院里,西院西屋门口高高的台阶,凸显了这屋主人的尊贵。据当地人介绍,这屋是大院辈分最大的人居住的地方。院内的石磨、石碾、石鸡窝一应俱全,保存完好,看来这户人家当时的生活条件不错。
欣赏到古村美景后,肯定要吃顿农家饭才算尽兴。由于刚立冬,天气并不冷,这次旅行团的午餐安排到卧铺村山下一户居民家门口的杏树林里。丰盛的午餐不仅量足,味道还纯正,令游客食欲大开。柴鸡炖鲜地瓜粉皮、黑猪肉炖大白菜、山韭
花蘸豆腐、蒸南瓜都是当地农家
的特色菜;清香的香椿芽配上
醇香的浆水豆腐,成就了一
种山村特有的美食;更难得是这次午餐还品尝到用油炸过的一种依附于当地香椿芽树上的金蝉,味道有种独特的香味;用碾过和(过的小米作原料,在鏊子上摊的煎饼和新蒸熟的馒头让游客余味无穷。
下午,旅行团一行到了具有“山东小海南”之称的雪野农博园。在热带植物园,游客纷纷把镜头对准了长约24米的镇园之宝“榕龙树”,前额似张的龙嘴,圆润的龙身,腾跃的龙尾,活脱脱一条巨龙再世;热带水果园,红彤彤的火龙果,色泽金黄的贡桔,青色的香蕉在枝头颤动;姜科植物园,花姿雅致的花叶艳山姜、茉莉清香的姜花,无不绽放着艳丽之姿……
古朴的村落,让游客尽兴。淳朴的村民,让游客暖心。这次金秋摄影之旅让游客纷纷点赞,期望再次到美丽莱芜寻找更多美丽的风景。 (本报记者 曹术明)
本版照片均由曹术明 张源源赵延冉 摄
新闻推荐
发送“德润四季_和谐地税”心灵话语短信,精心培育绩效文化。发放办税指南,方便纳税人今年以来,济南市地税局长清分局围绕组织收入主题,将绩效管理和纳税服务作为实现征管工作提升两翼,建...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