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与技能进校园
急促的电话铃声就是“号令”,装备先进的急救车就是“双腿”,就是这样一群与时间赛跑的急救人,24小时全年无休地守护着一座城市的生命健康……
“呼救必接、有求必应”,济南市急救中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承诺,惠民之心在无数细微处得以体现,而直观的数字更具现实说服力。2014年1至11月,120调度中心共受理电话43.62万次,全市共出车急救13.2万次,市区8.85万次;电话回访占有效出车量的90%,回访满意率为99%;先后完成三级“两会”、中央巡视组驻济期间医疗保障以及亚冠联赛山东鲁能对大阪樱花赛事保障等重要任务52项近百车次;参与处置经一纬五燃气爆炸事故、泰山大厦火灾事故等突发应急事件医疗救援十余次。
以党建促内涵为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市急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推动急救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庸懒散”专项整治工作,党员干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看先模人物事迹电影、纪录片,到槐荫区人民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廉洁从政的思想意识和法纪观念。
以管理提水平为网络建设增砖添瓦
“如果每个接警电话能节省半分钟时间,响应时间能缩短一半,那将为挽救更多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这是一位急救人的期待与心声。市急救中心在全国率先完成了120家庭急救档案信息系统与市内五区318多万名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对接工作。同时中心还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急救网络建设,有效充实了济南市院前急救力量。加强了全市急救网络管理,深入宣传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
为提升了医疗急救质量和水平,中心加大对全市急救网络的督导检查力度,增加频次,拓展检查内容,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并及时复查。进一步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在全市(市区)各急救分中心统一启用《济南市急救中心院前院内交接单》,提升院前急救工作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全市120急救网络统一配置3G车载视频监控和3G单兵执法记录系统,实时监控记录急救车行驶全过程和急救诊疗全过程,对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有效避免医患纠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培训强质量为能力提升提供动力
要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急救队伍,首先就要强化培训和演练。市急救中心全年组织急救网络在岗人员培训9次,培训从业人员300余人次。深入各分中心进行急救技能、车载设备培训22次,345人次受训。配合省卫计委应急办组织了两次省级应急管理培训班,培训来自全省各市急救中心共600余人次。年内中心先后组织参与了全市中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创卫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和防汛应急救援演练、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转运应急演练等各类演练10余次。深入开展“拯救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济南急救开放日等活动。全年组织公益急救技能培训37次,急救开放日16期,共培训市民近万人次。
以赛代练,中心全年积极参与和组织急救大赛。第五届全国急救中心急救技能大赛中,济南市参赛选手进行了理论知识(含心电图)竞赛和颈椎损伤搬运、成人心肺复苏、成人气道管理和骨折固定与搬运四个项目的医疗急救技能操作的比赛。比赛中发扬团队精神,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充分展现了山东省暨济南市卫生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技术水平,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大赛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其中队员郑吉亮夺得成人心肺复苏单项第一名,个人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为山东省和济南市卫生行业增光添彩。
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中心全体急救人并不因此满足,为进一步强化培训和演练,中心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培训督查小组,自今年3月起,巡回到全市每个急救分中心现场开展工作,每个分中心用一周时间,参与分中心日常工作的督查管理,培训急救技能和车载设备操作,指导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具体工作。同时,中心先后组织参与了全市中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暨应急知识进校园活动和创卫消防安全应急演练等。特别是7月份在长清区石店水库组织了防汛应急演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规范院前急救行为,明晰院前院后医疗工作责任,自2014年5月1日起,在全市(市区)各急救分中心统一启用《济南市急救中心院前院内交接单》。交接单一式二份,出诊医师在执行出诊任务并与送达医院交接时据实填写,院前院内医务人员双方签字认可后,一份留给接诊医院,一份带回存档。提升院前急救工作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
以机制带行动为创卫工作锦上添花
市急救中心高度重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发挥济南急救人的职责,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急救车作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主阵地的作用,统一在急救车前挡玻璃右上角张贴印有“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争创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语口号,在急救车厢内安装悬挂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存放各类健康教育材料,供病人和家属随时取阅。统一配发了济南急救专用的医疗废物箱,进一步规范完善院前急救医疗垃圾处置管理。同时,以进广场、进社区、入户等“走出去”和急救开放日等“请进来”的形式,广泛深入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禁烟知识、除“四害”等内容的健康教育。还利用工休等业余时间,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大扫除,使卫生环境焕然一新。
就是这样一群人,架起生命桥梁,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崭新面貌回应群众对医疗急救的新期待,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素质一流的卫生应急队伍,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促进济南市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向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本报记者 杨晨 见习记者 赵晓东通讯员 张晓静)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6日讯(记者 许凯 通讯员 施泉玉)今天下午,济南市国家级科技思想库建设工作座谈会暨山东大学工作基地授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会上举行了山东大学科技思想库工作基地授牌仪式。此外,围绕...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