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市红十字会举办“闪光的奉献”红十字志愿者报告会暨济南日报公益泉城代言人授牌仪式
齐亚珍在发言张廷翠在发言 傅学杰在发言张娟在发言
“兵妈妈”齐亚珍接受公益泉城代言人证书。
“这就是泉城人的品格,他们就是新时代好人的楷模,从美丽的泉城到广阔的华夏大地,处处都在涌现着更多、更旺的大爱之泉。在党的灿烂阳光照耀下,情暖天下,梦圆中华……”一段慷慨激昂的诗歌朗诵,赞美着在场的每一位志愿者,同时也道出了作为泉城人的自豪。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观众纷纷起立,叫好声不绝于耳,经久不息的掌声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12月6日,本报联合市红十字会举办“闪光的奉献”红十字事迹报告会暨济南日报公益泉城代言人授牌仪式,在“国际志愿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济南市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红十字高校青年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300余人齐聚一堂,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志愿精神,彼此鼓励,手握手、肩并肩,架起泉城生命桥梁。
A平凡岗位的不平凡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司泵运行工,今天能有机会和这么多志愿者在一起,实在是太荣幸了。小时候,父母常常教导我‘一家有难八方支援\’,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去年,母亲确诊为乳腺癌,手术、化疗带给她难以承受的痛苦,也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沉重打击。看着母亲日渐憔悴的脸,我多么希望病魔放过她,让我替母亲受这份罪。但是,在病魔面前我们的祈祷既苍白又无力……”想到母亲所遭受的苦难,张娟泣不成声。作为济南市第20例干细胞捐献者,她对志愿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当灾难或疾病降临时,我们都渴望得到社会的帮助或者好心人的救助。曾经面对病魔摧残时的无助感,让我深有体会。帮不了母亲,但我还可以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人。”随着我国白血病患者的日益增多,70%的患者找不到骨髓配型。2009年,张娟毫不犹豫地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最终,她捐献的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4岁男孩的生命。
张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这句话。同样,作为济南市中心医院南丁格尔护理志愿者张廷翠也有一句话要说,那就是“一件披肩,一位天使;一份责任,一股热忱。”简单的话语里包含着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一路走来辛勤的汗水与坚实的步伐。2007年以来,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队开展了护理服务进家庭的活动,为活动不便、常年瘫痪和困难患者提供家庭医疗、护理服务;与患者结对子,真正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放弃节假日,坚持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走社区、进学校,访军营。让每个人都能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地自救与互救,让志愿护理服务这面旗帜飘扬在泉城的大街小巷。
来自泉城的志愿精神像一股清澈的泉水,不止温暖着泉城人,还流向远方,流淌进全国人民心里。2013年雅安地震,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援队昼夜兼程,满载着发电机、液压钳等救援装备,开赴灾区。代表济南的“民间力量”经过4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行驶2200公里,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灾区。救援队一刻也不停歇,在余震飞石中穿行在狭窄的山路上,为灾区群众运送物资。在白天太阳暴晒,夜晚大雨连连的情况下,为灾区人民带去来自泉城人民的关怀和帮助。“我们愿用技能去帮助他人,用生命从事公益。人生需要历练,更需要修行,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就是最好的修行。”济南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长傅学杰的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B 20年无怨无悔的选择
本次活动还有一个特殊环节,那就是为济南日报公益泉城代言人“兵妈妈”齐亚珍授牌。作为一个把公益爱心事业放在心里,风雨无阻坚持20年的人,“兵妈妈”将爱化为泉城的一面旗帜。多年来,齐亚珍把爱延伸到各行各业,变成了所有需要关爱的人的“妈妈”。多年的时间里,她自费到山西、广西、新疆等90多个省、市、县、村,出行300余次,行程十几万里路,把爱播撒在军营、学校、乡村、少教所、福利院……动员社会多方面累计出资300万余元,救助白血病战士和社会弱势群体。个人捐款、汇款12万余元,去部队慰问、各地作报告200余次;开展的义卖活动前后共3万余人参与。汶川大地震、南方干旱、四川雅安地震等重大灾难里,“兵妈妈”组织驻济高校30多个社团400余人,在泉城广场多次募捐总计6万余元,全部捐给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走访看望“小白杨”等15个边关哨所,自购和征集社会好心人捐赠图书2400余册,书画院等作品200余幅。
齐亚珍不光自己献爱心,还努力把热爱公益爱心事业的人都汇集起来。齐亚珍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希望每一个有爱心的人都加入进来,我帮不了的,还有你们顶上,所有人的点滴善举汇聚在一起,就是泉城的爱心力量。”自2006年以来,“兵妈妈”先后在济南大学、山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成立“兵妈妈爱心团”,先后召集了900多名志愿者。每当“兵妈妈”开展公益救助活动时,“兵妈妈爱心团”的志愿者都是一呼百应。每年的义务植树、泉城广场募捐、争创文明城搞宣传、街头清洁卫生等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和他们在一起,我就感觉我们泉城被爱包裹着。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正是这样的一群人,将爱心的种子播撒到泉城的每个角落,细心呵护生根发芽,悄无声息地温暖着一座城。(撰稿/本报见习记者 赵晓东 记者 王晓菲 通讯员 路苗苗 摄影/赵晓东 王晓菲)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9日讯(见习记者 梁菲菲)8日,居住在钢城新苑小区的市民高女士向党报热线反映,家中的空调插座不断往外渗水,物业一直不予维修。对此,济南德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盛物业”)表示,维修...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