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雪娟为小学生讲授急救知识。
一位普通语文教师,通过自学考取救护证,取得了专业急救资格,不仅在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珍爱生命,自救自护》、成立社团“平安之翼”,还多次对校内教师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此外,她还与省红十字会、“红手套”等公益组织合作,将急救知识传授给了更多的师生,先后为山大二附中、济师附小、辅仁小学和育才小学等10余所学校师生开设公益讲堂。她,就是济南九中语文教师邵雪娟。
自学考取救护证自愿普及急救知识
2008年的一天,邵雪娟在下班路上目睹了一名学生与车刮擦摔倒的情景,学生手臂血流不多却吓得手足无措。而邵雪娟除了打120,却什么忙也帮不上。不久之后,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得知桑枣中学2000名师生在2分钟内安全撤离,无一死亡的消息后,邵雪娟猛然醒悟:天灾不可避免,但防患即是自救,提高防患意识,生命之花就能开放得更加绚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和学生的急救能力,提升学生的忧患意识呢?邵雪娟决定从最基本的急救知识学起,先从自我做起,然后由己及人,帮助学生。
经过学习,不到一年,邵雪娟就考取了省红十字会的救护证,学会了心肺复苏术、包扎和气道梗塞急救术。在学习过程中她认识到这些极重要的救命要领,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普通民众也容易掌握,将急救知识传授给学生和其他更多受众群体的想法更加坚定了。为了提升专业能力,她积极联系红会,参加了多个专业急救培训;在博客中关注急救师资;加入医务人员QQ群,向急救专家咨询问题……了解了更多急救原理,掌握了授课技巧。
然而,越是深入地了解就越让她感受到:由于缺乏急救知识,普通民众在事故现场对病患的急救方法不科学,极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这也让邵雪娟迫不及待地想要把急救知识传授给更多学生,随后,她申请成为省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积极参加救护宣传活动。并与省红会、“红手套”等公益组织合作,先后为山大二附中、济师附小、辅仁小学和育才小学等近10所学校的师生开设公益讲堂,将急救知识带给了更多的人。
学生学以致用成功挽回奶奶生命
在不断进行公益活动的基础上,邵雪娟一直希望将急救技术开发为一门课程,让其鲜活的存在于学校的课堂之中,让学生不只通过一场报告、一次演示来学习急救知识,而是可以在课堂上系统地、有效地进行学习。恰逢此时,济南九中在全市率先开设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正大力鼓励老师开设有别于教材体系的、生动活泼的、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为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教会学生自救自护技能,邵雪娟便借此契机开发了《珍爱生命,自救自护》校本课程。她曾多次为本校教职工进行急救培训,打(授课技巧,就是为了能够将急救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
据悉,课程开设6年来,已有4届学生走进校本专业教室,了解各种事故灾难的防范知识,学会使用防烟面具和灭火器,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和气道梗塞急救等救命技能。课堂外,不少学生更是成为所在班级的安全员,他们自发地把所学知识传授给同学,一些学生还成立了“平安之翼”社团,在邵雪娟的带领下,苦练急救技术,宣传安全知识,成为校园的安全卫士。
如今,《珍爱生命,自救自护》校本课程日渐成熟,该课程先后获得市高中优秀学校课程评选一等奖、市高中校本课程优质课一等奖、省首届特色课程评选二等奖等荣誉称号。从校本课、安全员和社团培训中受益的学生已有五百余人,更为重要的是安全教育的意义延伸到了学生生活中每一天,2011级6班学生李博闻就曾对突然犯病的奶奶及时实施了心肺复苏术,并得到了医生的高度认可。
“我有一个愿望,如果我的学生目睹了云南火车站暴恐事件,希望他既有保护自己的机智,又有救助伤员的能力;假如我的学生在深圳地铁站发现了猝然倒地的外企女经理,会毫不犹豫地实施有效急救,挽回可贵的生命。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愿望,我愿意在学校和老师们的支持下,倾尽一生努力实现它!”这是邵雪娟的一个期盼,也是为人师者的一份诚挚心愿。(本报见习记者 史春勇通讯员 武青山)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8日讯(记者 祝蕾 通讯员 张景玲)今天上午,高新区国税局齐鲁软件园办税服务室正式启用。据悉,这是济南市首个下沉到园区的办税服务室。齐鲁软件园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约有500多...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