纬二路小学确立了“成全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追求点击查看原图2006年,济南市纬二路小学明确了“关注生命的小班化教育”品牌定位,确立了“成全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追求,通过自行研发的五大校本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以雅行课程为例,起初学生是为了获得老师手中的小粘贴奖励与人问好,如今,见人打招呼已成为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老师手中的小粘贴发不出去了。文/记者张雯雯图/记者王晓峰
五大课程关注“生命教育”
2006年,纬二路小学明确了“关注生命的小班化教育”品牌定位,确立了“成全每一个生命”的价值追求。校长烟文英向记者介绍,学校构建了以“一横四纵”德育课程文化体系,其分支分别是主题实践课程、“小鬼当家”班级自治课程、童乐汇成长规划与指导课程以及雅行课程。
2009年,“小鬼当家”班级自治课程正式出炉。课程包括“秀我精彩”、“行动方略”、“实战大本营”和“分享共赢”四大课程内容。
2011年,开发了“童乐汇”成长与规划指导课程。2013年,“成长三部曲”虽然聚焦学生行为举止,但没有进行顶层设计,实施形式单一,因此,一度停滞,没有形成可持续性。今年,雅行课程逐渐浮出水面。每个课程所承载的价值功能各有不同,但全部聚焦于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聚焦于对生命的成全。因此,这四个分支课程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共同架构了纬二学生的育人系统。
雅行课程教学生懂礼貌
今年年初,雅行课程正式启动。据悉,课程采取小步走、稳步推的操作模式,通过像“小凳子轻轻推”、“我会行进”等活动教育学生,并采用“大拇指在行动”、“亮眼睛闪起来”等模式评价。
四年级一班的隋老师表示,为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和大胆自信的良好品质,她采用了兑换小粘贴的方法进行督促。“要求学生每天向10个人问好,只要问够10人就可以换一枚小粘贴。”隋老师说。刚开始时,学生们为了获得小粘贴都在不停的问好,有的孩子边问好还用小手数着数。但是时间一长,来兑换小粘贴的学生越来越少,主动问好已成为孩子的习惯,即使没有物质奖励,孩子们也会照做。
家委会队伍逐年壮大
2006年,学校“幸福妈妈俱乐部”应运而生,每学期组织妈妈沙龙,开展各类亲子活动。这也是该校第一个民间性质的家长组织。2007年,学校又成立“家长理事会”,设立公开邮箱,及时与家长沟通。
2010年,学校整合家长组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取名“同心圆家委会”,下设三个机构。今年4月,“同心圆家委会”又进行了换届改选,家委会队伍越来越壮大。随后,家委会还开设了亲子课程和义工部,除了定期由老师给家长上教育课外,更重要的是给家长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
不少家长都是受益者,晨晨的妈妈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告诉记者,儿子刚上一年级时,特别贪玩、好动,有一次,晨晨妈妈去接儿子放学,看见儿子在地上爬着玩,她就让儿子从教学楼下爬着穿过校园,一直爬出校门口。尽管儿子哭着求饶,晨晨妈妈也不松口,她就是觉得让儿子当众出丑才能记住教训。另外,晨晨妈妈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老师管的不严,家长揍的轻,尤其是男孩子。
这件事在晨晨班的家委会中掀起不小波澜。随后,让晨晨妈妈没想到的是,除了班主任王娜找她谈话,班里其他学生家长也热心劝导。“有的打电话,有的聊QQ,有的家长还亲自到我家和我聊天。”晨晨妈妈说。
正是这样的分享和帮助,让晨晨妈妈在教育孩子上有了转变。她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打孩子,遇到问题先自我反省。
新闻推荐
周末,又有多家投资公司跑路了,一周来的跑路潮正让投资公司倒闭常态化,舆论场压过了近期的“大牛市”。在上周的...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