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随着《三体》《乡村教师》《流浪地球》《微纪元》等科幻小说将被搬上大银幕的消息一波波涌出,中国科幻片开始走到观众面前。对于即将到来的中国科幻片大年,不少影迷抱持怀疑态度,毕竟《环太平洋》《变形金刚》可以把电影场景搬到中国拍摄,但如果将大黄蜂打上“中国制造”的铭牌可能有些困难。不过怀疑之余,就如同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说的那样,“如果不去作为,便永远没有成熟。”而这一步,就是跨与不跨的“一步之遥”而已。记者朱德蒙
>谈科幻热潮:时机成熟,只待起步
记者:近来《超体》、《星际穿越》等进口科幻片很火,很多人认为它改变了好莱坞科幻片以往固有的模式,您认为现在国外的科幻片已经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了呢?而国内,导演宁浩正在做《乡村教师》,此外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微纪元》和《超新星纪元》三部作品也正式进入电影项目招商环节……如此多的中国科幻片即将在未来面世,那么,中国科幻片又处于哪个阶段?
杨璐:如果要说现在美国的科幻片有什么新的特征,那就是多了一些人文关怀、一些前沿理论,比如量子力学等,仅此而已。像《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黑客帝国》这样的作品才真正称得上是改变了类型片模式。中国科幻片处于起飞前夕阶段。从1980年中国首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算起,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只拍了大概不超过5部科幻片,几乎没有形成市场影响力。现在大量的科幻片进入筹拍阶段,有机会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带领中国科幻片真正成为一种主流类型片。
房墨:一部优秀的电影能掀起一个浪潮,但不可能改变一个体系。至于中国科幻电影,我认为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小强:上周日,我们泉城时光影迷组的影迷沙龙“泉城私影会”也是科幻主题,我是主讲人。若说好莱坞科幻片我认为还谈不上改变,如果看看80年代以来历年的北美年度票房冠军的话,广义的科幻片几乎占到一半,《星际穿越》无论是票房还是产生的影响都远远赶不上2009年的《阿凡达》。中国科幻片处于准备起步的阶段。
记者:什么原因导致大家现在突然都开始拍科幻片了?
杨璐:最近的10年里,中国诞生了大量达到或接近世界级水平的科幻佳作,从源头上为科幻片热潮奠定了基础。其次,一个国家的电影要繁荣,离不开大片,以武侠片为主的中国式大片已经走到末路,科幻大片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三体》作为国内科幻第一神作,理所当然也承担起为中国科幻大片起步打响头炮的责任。
房墨:《星际穿越》火了,很多人想搭顺风车。其实,无所谓时机成熟与否,能拍出来都比拍不出来强。因为不拍,就永远不会成熟。
小强:这是个误解。《三体》改编电影其实已经酝酿了很多年,只不过一直没有像《星际穿越》热映这样的触发点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其次,近1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大发展,部分中国电影人认为我们已经到了挑战代表电影工业体系最高标准的科幻片的时候了。
张宝琳: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必然也在拓展影片内容的疆域,科幻题材作为电影工业一个成熟的分支,是中国电影产业早晚会去挖掘的领域。再有电影市场上热钱过多,相对于整个经济的通缩风险,电影产业却是真真切切的不差钱。此外,中国电影票房快速增长,出现了一批票房超过10亿的影片,这就为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科幻电影提供了市场。
>谈缺失原因:剧本硬伤多、特效表现浮夸
记者:这些年中国的科幻片做过哪些尝试或者努力?
杨璐:《大气层消失》《珊瑚岛上的死光》都是中国科幻片。中国科幻片基本没有产量,原因多样,缺乏好的小说和编剧、来自各方面的一些限制、电影特效技术落后都是原因。
小强:像《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未来警察》《机器侠》《长江7号》等都是,不过华语电影人在科幻片方面更多的尝试或者努力几乎没有,长期以来基本属于放弃状态。张宝琳:科幻片还是有的,只是质量就……近10年电影大发展的阶段,有印象的应该就是王晶的《未来警察》、刘镇伟的《机器侠》。这些影片剧本硬伤多、特效表现浮夸,等同于现在国产单机游戏的水平。
记者:有人说中国拍不出真正的科幻片。原因有我们缺乏想象力、没有科幻基因、太烧钱等等,您认为拍不出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您认为我们能拍出,理由是什么?
杨璐:我们肯定能拍好科幻片。我一直说,真正的科幻片,美国其实也不多,漫威的那些电影,包括《钢铁侠》《雷神》《银河护卫队》,严格来说都不是科幻片,而是漫画电影,对科幻的设定大部分是不正确的。从这个角度讲,只要用心,我们肯定能拍出好的科幻片来的。正因为我们一直不去拍那些有想象力的电影,才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所以是时候去拍一些有想象力的电影了,一个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房墨:现在的科幻小说,除《三体》等,大多都是打着科幻的“羊头”,卖着武侠、修真、玄幻、空想等的“狗肉”。而西方国家的科幻文学领域,早早的开始探讨克隆人带来的伦理问题、虫洞时空穿越之旅、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这些关于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与人性的关系等主题,而这些也正是西方科幻电影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并培养了大批铁杆科幻爱好者。所以,国内这样的原创现状,这样的社会认知程度,我认为很难出现有质量的合格科幻电影。
小强:主要是两个方面,首先是浅层次的技术原因,我们的电影工业体系还不足以支撑科幻片的拍摄。我们缺人,缺乏有足够能力来掌控科幻片拍摄的导演、编剧以及制片人。我们缺技术,特效、道具、布景、服装、美术设计、配乐……这些技术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的。其次是深层次的原因,即缺乏想象力,我们的社会缺乏科幻片所必须依附的那种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充满好奇的文化环境。基于以上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当下部分中国电影人一阵风式的科幻片热是很需要降降温的。
>谈如何“好看”:故事、特效、理论缺一不可
记者:您认为好看的科幻片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杨璐: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做基础,比如《2001:太空漫游》;一些让观众前所未见的视觉奇观,比如《星际穿越》中的千米巨浪、《第五元素》中的太空歌剧;对场景和道具的极致追求,比如《黑客帝国》为了主角的一件风衣,就要选用上百种面料进行对比;其它好看的元素,一般的电影也都具备,不是科幻片所独有或者必须有的。
房墨:优秀的科幻影片首先必须是科幻的,其次一定是能够在软硬科幻之间掌握一个合理的平衡,比如经典科幻片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杀手》以及最新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星际穿越》等。
小强:按照好莱坞的方式,科幻片更多的是一种主题概念。比如《黑客帝国》是科幻主题的动作片,《异形》是科幻主题的惊悚片,《黑衣人》是科幻主题的喜剧片。好看的科幻片其实就是说的那些好莱坞A级大制作科幻题材商业片,那么它首先要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在此基础之上,科幻要足够硬、脑洞要足够大、故事要足够精彩、特效要足够炫酷等因素。
张宝琳:第一、足够的想象力与科学素养,这是一部好的科幻电影的基础。如果剧本经不起推敲,演员的表演只会是无本之木。第二、电影工业尤其是特效工业的发展,能够将故事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第三、人文关怀。不论什么科技,一切的一切,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记者:拍摄国产科幻电影,您认为难点在哪里?
杨璐:主要难点是经验。拍科幻片需要大量的前期设计和后期特效,以及如何协调这些专业人才。这方面,中国电影人的经验并不多,尤其是《三体》这样的大投资电影,涉及的工程复杂性是远超一般影片的,对剧组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至于很多读者说的那些难以表现的画面,除了“四维空间”、“降维攻击”确实比较难以表现,其它的部分我们基本都已经有了解决方案。
房墨:对编剧的尊重以及要有良好的拍摄制作技术。
小强:难点在很多现在的国产科幻电影主创人员,脑洞太小想象力匮乏。
张宝琳:第一、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科学素养的积累不足,中国对未知世界的思考更多的体现在奇幻题材作品上,文学上的《山海经》《聊斋志异》、电影《画皮》、《钟馗降魔》等就是突出代表。第二、科幻题材电影中视听特效的部分吃重,我们长期依赖国外公司提供解决方案,最后就算编导人员有想法,也无法完整呈现的困境。第三、具体到《三体》,小说内容浩瀚,文字转化为画面需要编导的再创作能力极高。此外电影审查尺度也会影响影片最终质量。
关键词
中国科幻片
想象力
要素
嘉宾
游族影业副总裁、电影《三体》总策划杨璐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房墨
独立影评人、泉城时光影迷组负责人小强
济南新世纪电影城赛博店经理张宝琳
新闻推荐
预售期延长至60天21日可购除夕车票2015年春运时间/2月4日至3月15日[新增方式APP购票]速...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